当前位置:首页> 优美作文> 散文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

发布时间:2023-06-18 06:29 散文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篇1】

  说起狮子舞,恐怕故乡的很多亲友都已经忘记了,我却总是想起它。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每到元宵节的时候鲁湾就热闹沸腾。白天村里的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月亮悄悄扒开夜的帷幔展露出一张皓洁澄亮的圆脸。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璀璨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潮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不久街心汇聚成了人山人海。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敞亮。场地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白花花的光芒四处散射,照耀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耀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耀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和小伙伴们提着花花绿绿的灯笼挤在舞狮人旁边,趁人不注意就用手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舞狮人弓着身子钻到狮子皮下,一个人当狮子头,另一个人做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嚓嚓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耀武扬威地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在街心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里飘荡。

  舞狮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年轻人。那时候舞狮人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劲壮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很有名气的寺庙里习武,因此他会表演气功,会舞拳耍腿,还会舞剑弄枪。他翻起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快如闪电,地面震动了一下。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着,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也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鲁湾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海,到了日本的东京,还一刀砍了几个日本鬼子。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裸露着铜色的胳臂,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拿起彩球引逗着狮子,直将两只狮子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这个时候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撼地,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奋身跃起,跳到最上面的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争抢着彩球。人群里便爆发出一片掌声。圆月像巨人的眼睛,俯视着热闹、祥和的村庄。狮子舞煞场的时候。舞狮人将沉甸甸的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着微笑。人们纷纷散去,回家的路上聊着今晚哪只狮子威武,说着哪个舞狮人身手矫捷。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和声音。

  当我们沉睡的时候城市化像一场飓风在村庄的上空呼啸狂掠,将很多人唤醒、掳掠到了城市里;城市化像一股大浪潮,将很多人卷进了城市的漩涡;城市化也像一场战争,将很多人征集到城市肮脏污浊的最底层生死挣扎。我们鲁湾的很多人流荡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砌墙、提泥、扛钢筋,散落在城市里扫大街,辗转在城市里摆地摊卖水果蔬菜、卖鸡蛋煎饼……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短暂团聚,然后匆匆返城。农村的劳动力汹涌输入城市之后,村庄像是失血过多的人,没有了从前的活力,也没有了从前的精神。元宵节的时候村子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与儿童。元宵节就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也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锣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童心未泯地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忽然破碎,只留下满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1】

  “啊,故乡的小路,你是我离家时走的路……”夜已深,银白的月光照着这片死寂的大地。窗外的桦树�~�~作响,此时,四周一片寂静,而我思念着远方的故乡,故乡的亲人。

  夜静了,人声远去,一个人望着天花板,心里突然有种欲望:好想回家!故乡的人总是最可爱的。他们生活得朴实、简单,深知有些举动让人觉得十分幼稚可笑。乡里每逢初二,十六要烧香拜佛,一大早就见奶奶忙活个不停。烧香的时候,嘴里还念叨个不停,一会儿,拉上我去拜拜:“保佑啊,保佑这孩子……”我不解,问道:“奶奶,你拜它干嘛?”“它可以保佑你的学习进步的!”奶奶笑着说。虽然,我觉得奶奶太迷信了,但是奶奶的爱,也无时不在我心间流动。奶奶的爱,朴实无价。

  故乡的人总是含笑的。每到星期五,我便可以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总是碰到一些乡里人,他们总是含笑的问我:“放学了?”有些人笑起来总是满脸皱纹,但他们微微翘起的嘴角,弯弯的,眼睛总是让人觉得和蔼可亲。我喜欢乡里人,满脸皱纹的笑。

  故乡也许没有城市里那么繁荣,但故乡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有我们勤劳的父母,我们敬爱的爷爷奶奶的故乡,让我懂得了什么就是朴实简单的爱。

  故乡的月,总是格外的圆,天,总是格外的晴,故乡的人,总是十分勤劳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有忙碌的身影。一切都那么和谐,大家都把汗水挥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这片土地经汗水的灌溉,变得生机盎然。我喜欢乡里人认真工作的样子。

  故乡的云,带着我的思念,前往我远方的故乡,故乡的小路,通往我心的方向。远方的故乡啊,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希望故乡繁荣昌盛。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2】

  初冬的清晨,早起锻炼其实也是很开心地事儿,一路小跑来到小镇外的农场水泥小路上。太阳懒懒地还没有起床,整个田野一片雾蒙蒙的,视线穿不透远方。近处的小溪旁的枯草上露珠一串一串,不时地滴下,将下方的地面打湿一片。

  不一会儿,太阳冉冉地从东方升起,先是探出点微红的笑脸。溪面上腾起一层层薄薄的雾气, 凝成一团、连成一片,像女孩子的一条条绸缎丝巾漂浮在小溪上、马路边、田野里。

  马路的地面都是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夜的味。视线慢慢地开阔了些,隐约可见道路两旁全是新开垦的土地,土壤被机器打碎,均匀地翻开。一道道新的农桑,整齐有序得排列着,铺展开来。

  田野里的土壤也被这初冬的夜吻湿,阳光斜照在上面,渐渐地大地像农户烧开了的蒸笼,热气从土壤的缝隙间袅袅升起。

  新垦的大地有一股母亲哺乳的味道,令人陶醉。那一道道松软的泥土向视线的尽头径直铺开,似母亲般地温情胸怀,在孕育着又一场新的生命。

  望着一望无垠的新垦土地,我不禁感慨万千,思绪随着层层薄雾飘回童年。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尤其落后,基本上还是牛耕时代,田野里很难听到轰隆隆的机器声。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后,土地分到了每家每户,耕作便成了摆在农民面前的难题。以当时的经济基础若能买一条耕田的老牛,那是相当富裕了。

  记得一开始我们是和叔伯们三家共养一条水牛,水牛的饲养与农耕也是协商着轮流进行,当然也就免不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

  后来,爷爷就干脆借了些钱买了一条水牛。水牛是在我放学到家时被我爷爷从集市上牵回来的,爷爷是饲养水牛的好把式,在生产队的时候他就负责队里的几条老牛的日常打理。对水牛也有非同寻常地情感。记得当时老牛比我还高出许多,又亮又黑的皮毛一双坚硬的'牛角月牙似得弯曲在头上,一副黑溜溜的大眼睛不怀好意地瞪着我,我不敢靠近只是在侧身摸摸它的大肚腩。

  渐渐地我和水牛就熟悉了,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老牛从屋里牵出,到村头的水塘边饮水。过了一夜的老牛特能喝,老牛先是小心翼翼地用前脚试探着踩着河边松软的泥巴,然后低下头,“咕咚--咕咚--”海饮几口然后抬起头,“哞、、、哞、、、”开心地长叫几声,接着又继续喝了起来,我真的担心小河的水够不够!

  冬天的老牛是幸福的,傍晚爷爷早早地就扯好了一捆稻草放在牛屋的角落,爷爷和我就睡在隔壁的小屋,门是通着的。总是记得爷爷夜里要起来好几次给老牛接尿,吵地我也总睡不好。望着漆黑的窗外,听着老牛在“呼哧、呼哧”有节奏地重新咀嚼胃里的草料,想着童年那点趣事。

  新春的到来,放牛的乐事当然都被我承保了,一放学就直奔家跑,到了家将书包一扔就牵起牛绳。

  放牛的乐趣首先是一般水牛的脾气好,老实!再者是最重要的一点,放牛娃能骑在牛背上,轻松自在的活儿肯定都爱干的!

  像我们这样的小不点,一开始骑牛都是困难的事儿。我先让老牛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一只脚踩着老牛的角,猛地一用力整个身子就窜到了老牛身上,然后再慢慢调整姿势。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抓着牛毛、双腿紧紧地夹住,整个人就稳稳地了。后来动作就更加熟练了些,有时干脆就睡在老牛身上,老牛会托着你小心翼翼地在田野的小径上悠悠地啃着嫩草丫。一直到夕阳染红了半边天,村子里升起袅袅炊烟,我们牧童才恋恋地骑着老牛,一路唱着儿歌村子里赶去。

  夏季来临,太阳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中午的温度更加让人们受不了,乡下的场圃上老牛拉着沉重的石碾,“吱呀、吱呀”喘着粗气、伸长着脖子拼命向前,身后不时还传来皮鞭的“噼啪”。大地像似被烤焦一般,远远望去,地面升起一窜窜热浪。麦场边的杨树上知了在一个劲地嘶鸣,汗水顺着牛毛滴在晒干的麦秸上。

  夏季的劳累还未褪去,秋天又悄悄来临。

  清晨的薄雾还未消散,一切还在睡梦中。老牛就被爷爷叫醒,爷爷牵着老牛抗着一副铁犁农具在寥寥星辰里走向刚刚收获过的田野。

  老牛在一弯残月西挂的潮湿土地上,拖着沉稳的步伐,拉动着沉重的犁铧一步一步向前迈,身后不时传来爷爷的吆喝声,划破清晨的寂静在村子的四周回响。

  时光流逝,岁月更替。我离开了哺育我多年的乡间小路也离开我儿时的伙伴---老牛,到县城读高中。每每当我离开家时,我都走到老牛身旁,轻轻地抚摸着他渐渐老去的身躯,望着他那心有灵犀的双眸和他待上一会儿。在路上,我又仿佛听见那熟悉的“哞--哞--”之音,这声音既是熟悉但又有点陌生,慢慢地里面多了些悲凉。

  有一次,母亲来县城看我。谈话间她告诉我,老牛已经老了,加之现在的农村条件都好了,大多数都已经实现机械化耕作。大概她也是看出了我的心思,直到最后母亲才喏喏地说了声,“老牛被卖了!”我强忍着泪水在眼眶里,逝去的怎是一条老牛,分明是一位陪伴我多年的伙伴,和我那久久不忍忘却地童年。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3】

  从记事起,感觉茶树已经长的郁郁葱葱,一年四季都是碧绿碧绿的,稳稳健健的立在山坡头,感觉不起眼,却又是那么的重要。茶树下面是一片一片的草坪,非常均匀的草坪,连一根碍眼的杂草都没有,我们小的时候,放学后最大的任务就是放牛,小伙伴们成群结队的把自己的牛牵到山上,找一块草儿肥美的草地,然后把牵牛绳往牛角上缠成一个8字形,牛儿们就自顾自的吃着草,撒着欢,只要不走远,他们想怎么着都可以。牛的小主人们也不闲着,大家或者爬树,或者捉迷藏,或者一起讲故事,听歌,总会找到有趣的事,说啊,笑啊,跳啊,闹啊,那笑声是动听的`,悦耳的,徘徊在山水间,永留的却是人的心里。

  茶籽在冬的酝酿,春的洗礼,夏的炽烤,秋天农历八九月份终于成熟了,成熟的茶籽皮青中带褐色,大家也从不主动上山采摘,因为我们那如果一户人家采摘,必须是全村漫山遍野的采摘,如果摘的晚点,有的人会摘别人的片区,所以一旦开始摘动,则是争先恐后的,我们那边的分到户的茶树并不多,一般一户人家30-40株左右,采茶的那天,大人小孩们纷纷出动,拿竹萝,粪箕,还有竹筛子,总之可以放东西容器全都拿好,能爬树的小孩则采摘高处的茶籽,像小猴子一样,东爬一下,西爬一下,往往则无定性,看着忙活过不停,实则摘下来的果实并不多,老人们则站在地上采摘,安安静静的找个角落采摘,看着很闲的样子,其实是采摘的主力。一边采摘还得一边往家里挑回去,重体力活则由父亲和母亲往家里挑回去,一般我家可能有个1000斤左右的样子,一天下来由要往家里挑10几担,因为都是山路,要爬坡,则是非常辛苦。

  我们的茶籽基本上一天可以摘完,这一天里,大人小孩都是非常忙的,忙的连吃饭都是匆匆忙忙,饭碗一扔,马上又往山里去了。采摘完后基本上晚上七八点,身子也累摊了。

  茶籽采摘完后,如果连续出几个好太阳,在太阳下暴晒,外面厚厚的壳就会裂开,于是在大人们的督促下,我们小孩子也不得空闲,每每作业完毕,就得搬上一盆茶籽,用手把裂开的茶籽,剥掉外面的硬壳,留下里面黑黑的小茶籽(茶其实是有两层壳,最外面是厚厚的硬壳,里面还有一层黑黑的薄薄的壳,最里面才是白白的仁),经过太阳暴晒的茶籽变的好硬,我们小小的手往往被弄的伤痕累累,大人们在得空的时间也会帮着剥茶籽,于是乎,一家老老小小,围坐在一起,就是昏黄的灯光,一边剥着茶籽,一边说着有趣的事情,小人们心里小小的不情愿瞬间也被忘到脑后了。

  剥好了的茶籽经过太阳的暴晒之后,充分晒干了水份,于是乎大人们开始安排去油坊炸油,一千斤的茶籽剥下来也就剩个300斤左右,爸爸妈妈必须把茶籽挑到4公里以外一个加工作坊,茶籽还必须烘炒,蒸干未晒尽的水份,然后用机器磨成米粒大小的颗粒,加稻草做成茶籽饼,一块叠一块,然后用非常重的石头榨,茶油就这样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晶莹剔透,浅浅黄黄的,诱人极了。

  这其中的辛劳可想而知,炒茶籽,磨茶籽,做茶饼,都是非常需要体力的,而且作坊里温度非常高,往往父母们榨油一去就是一天,我们在家里等待也是感觉非常的漫长,天黑了,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才隐隐的听到爸爸妈妈从远处传来的疲惫而又喜悦的声音,说榨了多少茶油,我们又可以吃上多长时间

  茶油浅浅黄黄的,非常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比菜油更好,下菜前不用高温煎,更绿色更环保,无刺激,新生儿红屁股抹上一抹纯正的绿色茶油,油到病除。

  现在每每在烧菜的时候,看着锅上一圈一圈的热油,就想起故乡的那片茶林,一起剥茶的情景,和那茶油清清香香的味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4】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随笔之“随”字,正是突出了其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的特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希望有所帮助!

  说起狮子舞,恐怕故乡的亲友大多已经忘记了,我却总是怀念它。

  元宵节的时候故乡热闹沸腾。白天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

  月亮从东边的夜空中冉冉爬出来,像是一只巨人的圆眼睛俯瞰村庄。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潮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橘黄色的光芒四处照射,照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们一群孩子提着灯笼挤在狮子旁边,趁人不注意就用手偷偷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四个人弯着腰钻到狮子皮下扮演狮子。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作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嚓嚓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中四处飘荡。

  舞狮的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年轻人。那时候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寺庙里习武。他会气功,会耍拳脚,还会弄枪舞剑。他翻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地面震动一下,仿佛天上的云朵也随之抖动。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在我们面前,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村子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沙漠,到了新疆乌鲁木齐……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一副威武凛然的样子。他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拎起彩球引逗狮子,直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边。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撼地,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大喊一声,然后奋身跃起,跳到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抢着彩球。人群里爆发出一片掌声。

  煞场的时候,舞狮的人将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微笑。人们纷纷散去,路上讨论今晚哪只狮子勇猛,夸赞大满身手不凡。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与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成为一股潮流。年轻力壮的人涌进城市打工,大满也到了城市的建筑工地做工了。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团聚几天,节后又匆匆返城。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元宵节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自然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童心未泯地伸手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蓦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5】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在我家乡的后门。它就像嵌在家乡群山中的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

  这条小溪非常清澈,就像已经上涌了九天的银河之水。它那么纯净,一点污染都没有。人们过去常常洗衣服、淘米、灌溉,甚至从中喝水。真的很难想象没有这条小溪,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溪浅不宽,水刚到膝盖。小溪的河床被鹅卵石覆盖着。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但都是卡其色的。小溪被参天大树覆盖着。夏天,这些树用厚厚的树叶覆盖着小溪,所以小溪里的水是如此清凉。而冬天太难了,树已经摘下了无数的叶子,让小溪享受冬天的温暖,所以冬天的小溪露出了一丝温暖。

  这条小溪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环境,也是我们孩子的游乐场。暑假我们总是在这里玩。

  分水是我们最常玩的游戏。我们先把河堤上的平石头捡起来,越平越好。当我们找到一个,我们把它放在口袋里,直到我们不能放下它。接下来,我们开始分水。听到“噗”的一声,石头飞上了水面,时而飞,时而落,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它必须飞很远才能掉进水里。

  除了劈水,我们还玩一个好玩的可以大吃一顿的游戏――抓石蟹。

  石蟹是一种生活在鹅卵石下的螃蟹。它的外形和普通螃蟹差不多,但比普通螃蟹小几倍,只有手掌大小的四分之一。我们站在水里,弯腰小心翼翼地翻着鹅卵石。有时候里面有石蟹,但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我们一看到石蟹,马上用手按住,然后用另一只手接住,放进口袋里。每天晚上,我们总是可以满载而归,吃一顿美味的饭,味道比大闸蟹还要好。

  后来因为想上学,搬了家。但是每年都要回去看小溪。我忘不了,因为它深深地嵌在我的心里。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6】

  杨梅的滋味,是再好不过了。“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宋平可正《杨梅》)。明朝有位官员因为吃不上故乡的杨梅,逢人便感慨:“自从名系金龟籍,每岁尝时不在家。”可见杨梅的味道是特别的,有点诱人。

  李煜《一斛珠》中描写自己娇妻娥皇时写道:“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红茸是指槟榔。娥皇嚼烂槟榔,笑向男人唾过来,这是什么情调?杨梅更比槟榔红,那杨梅在口中嚼烂后,如果也有这么个美人,对着你这么个檀郎,也是如此一唾,你还会有乡愁吗?上海过去有个医生,后来做了文字工作,他把“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做成了灯谜,谜底是“血口喷人”,很有意蕴情趣。可见杨梅的迷人诱人,它会招惹相思,让人添愁。

  陆游诗云:“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人们挑着篮子,背着竹篓,纷纷上山。于是,杨梅林一坡笑声,溢满了脸庞,染红了天空。农家中也夹杂着尝乡愁的诗人,争相放歌:“江南风景美如画,不识杨梅是白丁。”“梅出稽山世少双,情如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火齐堆盘珠径寸,酷泉绕齿朽为浆。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宋杨万里《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向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杨万里)。是啊!风雨旅人,常思量,只要吃到那一颗故乡酸酸甜甜的杨梅,一颗“吾家果”,乡愁就解开了。

  为了品尝一下那熟悉的杨梅味道,我们驱车去故乡摘杨梅。刚下车,雨点又落下来。老公却毫不在乎,不慌不忙打开车子后备箱,拿出各种篮子,每人分一个。所幸雨点不密,我们踩着地上的枯叶往前走,一棵异常高大的杨梅树出现在眼前,枝头缀满了密密麻麻的杨梅,地上还落了厚厚的一层杨梅。我走在最前面,见落在地上的杨梅个个完好无损,饱满诱人,捡起一颗放进嘴里,汁液丰富,又酸又甜。老公大声提醒:不要吃地上的,吃树上的,树上的杨梅才是最新鲜的。老公说:这棵最大的杨梅树就是我们家的,可以摘了。

  老公身手敏捷,几下子就爬到了树上,把篮子悬挂在枝杈上,开始采摘。我站在树下,见低处的树枝与我的腰一般高,横着向四周伸展,枝头垂下,硕果累累,伸手可及,开始边摘边吃。我发现杨梅的颜色略有不同,有粉红色,有黑紫色,一一品尝,粉红色稍酸一点,黑紫色要甜一点。老公在树上介绍说:黑紫色的已经熟透了,最好吃,粉红色的要过一两天才好吃。又说:这几天不停地下雨,杨梅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没有虫子,可以放心吃。于是我专摘那些黑紫色的吃,满嘴汁液,酸甜可口。儿子提醒我:你肠胃不好,别吃的太多。老公呵呵笑着说:杨梅是好东西,吃多了也不会伤脾胃的。又告诉我们:摘杨梅的人如果被雨淋了,只要多吃几颗杨梅,也不会生病。

  不一会儿,老公就摘了满满一篮子杨梅,又换了一个空篮子继续摘。我只顾着享受杨梅的美味,手里的'篮子几乎还是空的。枝头的杨梅太密集,而且都熟透了,伸手摘时,一不小心就会把杨梅碰落到地上。地上落了太多杨梅,也分不清哪些是以前落下的,哪些是刚刚落下的。

  不知什么时候,儿子已经爬到一根低枝上去摘杨梅,脸上挂着天真的笑,仿佛回到了孩童时期。我也手脚发痒,抓住树干向上攀登,越爬越高,小女儿在下面喊:你小心点。我理智地停住了,意识到胳膊和腿已经不再那么灵活,胆子也小了很多,于是谨慎起来,手上抓牢了,脚下站稳了,居高临下,一边歇息,一边悠闲地东张西望。透过枝叶的缝隙,看到附近有一口水塘,水塘那边是几座窝头状的小山,山上林木葱茏。不知不觉,手里的篮子也盛满了杨梅。

  经过两天的奋斗,或爬上树去,或带着长杆钩子,拎个篮子、袋子采摘了不少杨梅。吃够了,也玩够了,剩下的杨梅父亲用来泡杨梅酒,酒香甘醇,味道独特,是故乡人喜爱的美酒。坐在回家的车上,凝望故乡,忽然想起贺铸的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啊,人生何来那么多惆怅,何不像采摘杨梅时那般兴奋,那般单纯。杨梅熟了,迷人的梅子挂满树梢,飘溢出诱人的芬芳,醉了乡间小院,醉了山川河流,也醉了我的心房。

  人间六月水果熟,最是故里杨梅香。尝一颗杨梅,尽可涤去乡愁,吃一杯杨梅酒,足以醉倒浮生。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7】

  元宵节的时候鲁湾热闹沸腾。白天村里的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月亮在东方的夜空慢慢爬出来,像是一只巨人的圆眼睛俯视着村庄。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就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流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不久汇聚成了人山人海。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白花花的光芒四处散射,照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们一群孩子提着灯笼挤在舞狮人旁边,趁人不注意就用手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舞狮人弯着腰钻到狮子皮下,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做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在街心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里飘荡。

  舞狮的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青年人。那时候舞狮人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寺庙里习武,因此他会气功,会耍拳脚,还会舞剑弄枪。他翻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地面震动了一下。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着,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也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鲁湾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海,到了小日本的东京……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拿起彩球引逗着狮子,直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这个时候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响,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奋身跃起,跳到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争抢着彩球。人群里便爆发出一片掌声。

  圆月像巨人的眼睛,俯视着狮子舞热闹的场面。煞场的时候。舞狮人将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着微笑。人们纷纷散去,各回各家,路上说着今晚哪只狮子威武,说着哪个舞狮人矫捷。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色彩和声音。

  渐渐地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成了一股大潮流。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输入城市之后,村庄像是失血过多的人,没有了从前的活力。我们鲁湾的很多人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砌墙、提泥、扛钢筋,在城市里扫大街,在城市里摆地摊卖水果蔬菜,卖鸡蛋卷饼……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团聚几天,然后匆匆返城。元宵节的时候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元宵节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也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像个小孩子伸手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忽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8】

  我独自拖着旅行箱,独自走向机场出口,尽情用身体的各个毛孔感受故乡的一厘一毫。虽然形单影只,但是那种充实的幸福感正逐渐充盈着我十几天空洞洞的心。我从未想过要思乡,总觉得这在中国也并没有什么区别,便也甚不在意地出行。令我惊奇的是,只离开了几天,只是几天没有呼吸到故乡空气,只是几天没有见到故乡的可亲人儿,只是几天没有从故乡并不十分高大宏伟的建筑中穿梭着踱步,竟就这样思念了。所以我必须要承认,即便人们那样不依赖,那样自立自强,都免不了对于故乡不能割舍的藕断丝连。

  ——可我无论走的多远,究竟是心中有底的。为什么呢?

  我曾看过一段精彩的演讲。那位姐姐讲到,她曾和国外的同学们一起到以色列做调查,因为她一直很好奇,那样一个战乱不停的国家,是怎样成为那样一个国际强国的。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她被人盘问了将近半个小时: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过什么,爱过谁。她觉得这很不可理喻,不过一个机场安检,至于吗。后来当飞机安全着陆,飞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她很疑惑,为什么要鼓掌呢?这是一趟非常安全没有任何颠簸的行程,换句话说,这是一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航行。但她身边的以色列同学告诉她说,以色列因为长期处于战乱中,每一次航程只要没有恐怖袭击或其他突发事件,就已经是万分感谢了!他们很多人都移民到国外了,他们没有家,没有故乡,他们都很羡慕她,她有那样一个稳定的家园。她听了后很震惊。

  国危而民不安,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动乱。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都在世界位于前列。这是因为什么?每个人都人人自危,每一刻都在谨慎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从而每个人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国家安危做出贡献。他们大多数人连故乡都没有,连最基本的安全感也没有。就像那些漂浮的绒絮,不知从何处来,不知到何处去,只是为了有个安稳的生存的地方。然而我们生活在中国,一个在战争中翻身,从屈辱中崛起的新兴大国。有着相对来讲较为优越的条件,不会有陷于生死一线的危机感。我们有故乡。我们可以轻飘飘的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但是如果我累了,我还可以回得来。

  这可以解答我之前的.疑惑。我,为什么内心有安全感。或许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一步一脚印,都脚踏实地,掷地有声。也正因为中国的强大,中国的今非昔比,我们可以做到如此心安理得,在自己国家国土上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一种享受,更是一份荣誉。

  我也终于明白了,身处国外的炎黄子孙,为什么总要定期回国,探望父老,祭拜祖坟。这是一种思乡情,是一种传承和寄托,更是一种对国家正逐渐富强的自豪感与骄傲感。因为,这里,中国,承载着中国人的灵魂,是我们国人一切一切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它是中国人的骄傲。

  以色列国民生于忧患,而拼命努力取得成就。我们中国人民则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故乡”,珍惜我们国家的战士用鲜血和身躯铺就的通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作为高中生,我们即将踏上社会,我们将要成为国之栋梁,我希望我们能铭记梁启超先生的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要真正发展自己个人潜能,去真正做到爱国,去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的“故乡”,爱我们的“故乡”,用我们自己的力量使其免于战乱,日渐富强。去做一个有志的中国少年!共同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9】

  我生长在长城脚下一个叫新河的村庄。从一出生,家乡的一切就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和小伙伴们在泥土里爬滚,在涝池中戏水,在草滩上追逐……家乡的山水草木、楼台亭阁、名胜古迹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历史。

  雁母墩、小沙河、七里墩、边墙、付家庄子、南城墙、学校后楼(其实我们所见的只是遗迹)、上沟沿、窑坡滩等祖先们叫下名字的地方,成了我们年少时嬉戏的乐园,闹累了,玩累了,我们便索性坐下来,仰望着天空,看白云苍狗,观雄鹰盘旋,心中升起各种古怪的幻想。有时还会在溢彩流金的夕阳下,一起放声大叫,任空旷的山野回荡我们的声音。转眼间,我们又闹成一团,或倒地上,或摔跤,浑身沾满泥土或驴马的粪迹。闻一闻那泥土的味道:有淡淡的草味,有小虫子的气息,也还夹杂着父辈、祖父辈们的汗水味。各种味道酿造在一起,使我们心醉神迷。少年时的饥饿在刹那间无影无踪。

  如今,三十几年过去了,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不能再回到那年那月洒满汗水的欢乐园了。但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的旧事:

  春天,睡眼惺忪的泥土散发着阵阵幽香,草芽儿偷偷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四处张望。春风过后,田野里一派生机,人欢马叫,繁忙的春种开始了。沉闷了一个冬天的牲畜哧溜溜地牵着犁铧,把沉睡的田野犁醒。一股新鲜的泥土味道迅速在田野里升腾、弥漫。这时的我们,放学之后就会拿着留有母亲余温的铁铲,一如母亲般的走向田野、河沟、崖坝的向阳处挖拉拉,有时能挖一斤多呢!胡乱的洗一下,撒上用妈妈石臼捣碎的粗盐,浇上妈妈手工酿制的陈醋,兄妹几人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那滋味可以说是人间难得几回尝了!

  夏天,故乡的夏天其实是从杨柳吐叶开始的。这时乡亲们挽着裤腿、拿着铁锨、锄头,在地里除草、浇水、施肥,感受着夏日阳光的沐浴,火热的太阳照射着大地,田野里散发着亲切、温柔的清香。在儿时的记忆里夏天并不美丽,因为夏天常常是我们挨饿最多的时候,此时的我们将目光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偷摘青杏、采摘艾叶、蒸食榆钱,虽一脸菜色而不乏快乐。特别是过了夏至以后,豆角饱了、青稞上仁了、毛驴上膘了,这时的我们更加活跃了:放学之后,十几个伙伴骑着驴骡放牧,留下一、二个年小的看放牲畜其余的就去偷豆角、掐青稞了。偷豆角是一份艰苦而又危险的差事。那时粮食紧张,当豆角挂枝时队里照例会安排一名老人看护,为了偷食豆角常常在百米之外就爬卧在沟岸之中匍匐前进,手掌、膝盖上磨下的老茧厚厚的一层,即使这样还常常空手而回。倒霉的时候还会被看护豆田的老人毒打。有时我们会跃马扬鞭追逐野兔,那场面可叫壮观:尘烟蔽道、人呼犬吠宛如古代的王公大臣们在狩猎呢!记得有一次我因钻洞捉野兔有功,却最终没有吃到兔肉而流泪呢!每每想起就会从心灵深处涌出对故乡的感激!

  秋天,阳光特别明媚,天空瓦蓝瓦蓝。金黄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荡漾,发出诱人的.浓香。大人小孩的脸上摇曳着幸福的笑容,饥荒终成过去,温饱就在眼前。乡亲们在弥漫泥土味道的田野里收获着金灿灿的秋天。秋收时节正在我们的暑假期间,那时是没有假期作业的。放牧牲畜、拣拾麦穗、耙挖麦桔、帮助爷爷看护西瓜地是我们必做的暑假作业;烧食豆秧、讨要西瓜在秋天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无须担惊、无须受怕,这一切在金色的秋天里,在大人们充满收获的喜悦心情里都是默许的。秋天在儿时的印象里是一幅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画面。故乡的秋天啊!洒下了我多少甜蜜的梦想。

  冬天,土地在厚厚的雪被下酣睡。是啊,土地也需要休息、积聚营养以便哺育生活在她上面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更重要的是供给人类的衣食住行。眼望辽阔的故乡原野,在苍穹之下朴素而沉静。一阵阵刺骨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大地,惊扰着泥土的酣梦。鹅毛般的大雪时常飘飘洒洒,给无垠的大地盖上洁白、松软的棉被。当一场大雪之后,我们的兴奋远远胜过冬日的寒冷,宛如闰土一样在雪地里捕捉麻雀,爷爷的土炉中常常飘出雀肉的奇香。于是我们天天盼望着春节的到来:新年到了,我们就可以看社火、穿新衣、吃糖果,也许还能够得到一、二元的压岁钱呢!希望在冬天的呵护下生长。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10】

  元宵节的时候故乡热闹沸腾。白天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

  月亮从东边的夜空中慢慢爬出来,像是一只巨人的圆眼睛俯视着村庄。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潮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不久汇聚成了人山人海。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橘黄色的光芒四处散射,照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们一群孩子提着灯笼挤在狮子旁边,趁人不注意用手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

  四个人弯着腰钻到狮子皮下扮演狮子。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做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在街心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里飘荡。

  舞狮的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年轻人。那时候舞狮人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寺庙里习武,他会气功,会耍拳脚,还会弄枪舞剑。他翻起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地面震动了一下。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着,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也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村子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沙漠,翻到了新疆乌鲁木齐……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楚。”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一副威武凛然的样子。他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拿起彩球引逗着狮子,将它们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这个时候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撼地,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大喊一声,然后奋身跃起,跳到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争抢着彩球。人群里便爆发出一片掌声。

  舞狮煞场的时候,扮演狮子的人将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着微笑。人们纷纷散去,路上说着今晚哪只狮子勇猛,赞扬着大满身手不凡。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与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成为一股大潮流。年轻力壮的人纷纷到城市打工,大满也到了城市的建筑工地做工。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团聚几天,春节后又匆匆返城。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元宵节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自然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像个小孩子伸手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忽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扩展阅读【篇11】

  据我的父亲说,老屋是在他出生那年他的父亲盖的,大概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所以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决不顾家族长辈的阻拦劝说,就把父亲就安葬在离老屋不远的池塘边,为的是让父亲能天天看得见他难舍的老屋。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老屋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墙上泥土做的土坯许多地方脱落了,茅草和细芦苇铺的顶许多地方凹进去了,形成一个又一个烂草塘,好在有芦苇做的席子当天花板,不至于能开天窗,从老屋的外表上可以看得出岁月的沧桑。

  父母亲对老屋特别的呵护,每有墙上土坯遇风雨脱落了,无任什么时候,第一时间里,父亲就吆喝我们帮他泥墙。我总是喜欢踩烂泥,用泥土围成圆圆的堰,里面放满水,再放些碎草,脚不停的在上面乱踩,直到泥和得浓稠而润滑,只有这样泥上墙去才能经得住风吹雨淋。这个活每年都得干两三次,每次干这活,我都挺难为情,生怕别人笑话。父亲总是拿一双大眼睛瞪着我,我才不情愿泥起来,半天下来,头上,脸上,身上全是泥,父亲这才呵呵的笑起来。

  老屋共有四间,三间堂屋,一间厨房,上首是父母住的,中间是客厅,下首是姐姐的闺房。我的天地在厨房里,无任春夏,还是秋冬,每天清晨,第一个推开吱吱呀呀门的总是母亲,她轻声叫我的乳名,看我夜里有没有把被子踢到床肚里,望这母亲在灶上忙上忙下的身影,我总是躲在被窝不肯起来,闻着母亲做的饭香油香菜香。

  就在这老屋里,每到夜晚,一家人为了节省点灯油,母亲一边看着我做作业,一边瞄着姐姐看的一本没有封面的小说,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一边开始把从老屋后面采摘来的棉花拿出来,细心地从里面抠出籽。有时候,我会停下笔,呆呆地看着父亲坐在灶堂前,把草锅烧得旺旺的,火光把他古铜色的映得彤红,像木刻似的。锅里的山芋溢出了诱人的`香味,母亲伸出手指在我额头轻轻地点一下,又馋了,我舌头一伸,就看见母亲迅速地掀起锅盖,拿起一个熟山芋在左手和右手里来回倒腾,跑到我面前,微笑着,吃吧。

  别人家一到雨天,屋前屋后都被踩得稀烂,而我们家则一点也不泥泞,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沙土,铺在老屋四周,雨住水干。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彩虹,清新的空气下,时常有蜗牛爬到我们家的晒谷场上,我们把它抓了来,让它们背着壳用角斗架,可是它们很胆小,角一碰上就缩回去了。场上有很多小洞,那是小毛虫的家,我们常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用细细的小青蒜伸进去,嘴里念到:“毛虫乖,毛虫乖,你上来,你上来,哥哥给你穿嫁衣,妹妹给你穿嫁鞋。”果然,一提小青蒜,一个小家伙咬住蒜苗上来了,那神奇的感觉简直绝了。

  在我读高中那年,老屋破得真能见天窗了,这时村里许多人家都盖起了瓦房楼房。有一天,父亲围着老屋转了好几圈,满脸的严肃,突然,他把旱烟斗往脚板上一磕,决定要翻修老屋,母亲流着泪,你疯了,哪来的钱啊。父亲说,他在砖瓦场干了一年,没要一分钱,全要了砖瓦。父亲请了几个人,把老屋的顶全换成瓦片,门和窗都用砖头包起来,看上去很气派。我深深知道父母亲把节省下来的钱都替我们供书上学,不然我们家也该住上大瓦房了。

  每一年,我都要回村几趟,我不但要看望在另一个世界的父亲,还有那魂牵梦绕的老屋,因为他不但是我成长的见证,更是埋有我衣胞的地方。

  老屋,时间和岁月肯定留不住你,但你你永远在我心头珍藏,在我心头永远挥之不去。

【故乡的狮子舞的叙事散文(精选1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