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优美作文> 散文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

发布时间:2023-06-18 03:48 散文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篇1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随笔之“随”字,正是突出了其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的特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希望有所帮助!

  说起狮子舞,恐怕故乡的亲友大多已经忘记了,我却总是怀念它。

  元宵节的时候故乡热闹沸腾。白天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

  月亮从东边的夜空中冉冉爬出来,像是一只巨人的圆眼睛俯瞰村庄。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潮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橘黄色的光芒四处照射,照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们一群孩子提着灯笼挤在狮子旁边,趁人不注意就用手偷偷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四个人弯着腰钻到狮子皮下扮演狮子。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作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嚓嚓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中四处飘荡。

  舞狮的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年轻人。那时候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寺庙里习武。他会气功,会耍拳脚,还会弄枪舞剑。他翻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地面震动一下,仿佛天上的云朵也随之抖动。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在我们面前,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村子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沙漠,到了新疆乌鲁木齐……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一副威武凛然的样子。他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拎起彩球引逗狮子,直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边。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撼地,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大喊一声,然后奋身跃起,跳到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抢着彩球。人群里爆发出一片掌声。

  煞场的时候,舞狮的人将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微笑。人们纷纷散去,路上讨论今晚哪只狮子勇猛,夸赞大满身手不凡。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与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成为一股潮流。年轻力壮的人涌进城市打工,大满也到了城市的建筑工地做工了。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团聚几天,节后又匆匆返城。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元宵节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自然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童心未泯地伸手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蓦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1

  说起狮子舞,恐怕故乡的很多亲友都已经忘记了,我却总是想起它。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每到元宵节的时候鲁湾就热闹沸腾。白天村里的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月亮悄悄扒开夜的帷幔展露出一张皓洁澄亮的圆脸。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璀璨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潮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不久街心汇聚成了人山人海。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敞亮。场地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白花花的光芒四处散射,照耀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耀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耀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和小伙伴们提着花花绿绿的灯笼挤在舞狮人旁边,趁人不注意就用手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舞狮人弓着身子钻到狮子皮下,一个人当狮子头,另一个人做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嚓嚓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耀武扬威地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在街心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里飘荡。

  舞狮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年轻人。那时候舞狮人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劲壮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很有名气的寺庙里习武,因此他会表演气功,会舞拳耍腿,还会舞剑弄枪。他翻起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快如闪电,地面震动了一下。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着,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也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鲁湾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海,到了日本的东京,还一刀砍了几个日本鬼子。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裸露着铜色的胳臂,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拿起彩球引逗着狮子,直将两只狮子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这个时候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撼地,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奋身跃起,跳到最上面的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争抢着彩球。人群里便爆发出一片掌声。圆月像巨人的眼睛,俯视着热闹、祥和的村庄。狮子舞煞场的时候。舞狮人将沉甸甸的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着微笑。人们纷纷散去,回家的路上聊着今晚哪只狮子威武,说着哪个舞狮人身手矫捷。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和声音。

  当我们沉睡的时候城市化像一场飓风在村庄的上空呼啸狂掠,将很多人唤醒、掳掠到了城市里;城市化像一股大浪潮,将很多人卷进了城市的漩涡;城市化也像一场战争,将很多人征集到城市肮脏污浊的最底层生死挣扎。我们鲁湾的很多人流荡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砌墙、提泥、扛钢筋,散落在城市里扫大街,辗转在城市里摆地摊卖水果蔬菜、卖鸡蛋煎饼……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短暂团聚,然后匆匆返城。农村的劳动力汹涌输入城市之后,村庄像是失血过多的人,没有了从前的活力,也没有了从前的精神。元宵节的时候村子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与儿童。元宵节就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也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锣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童心未泯地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忽然破碎,只留下满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2

  河水轻轻猎猎向低处流淌,有一个女人,像是姑娘,蹲在河边,洗衣裳。

  听路过的人问她,她的心上人回来了。十多年了,姑娘一直在等着他,等他抱荣归故乡,与他,蛰伏在身旁。

  可是,世事不容人幻想。

  或许命运,注定这样。

  在那条唯一回家的路上,多少次等待落空,多少次企盼折服,多少次徘徊,悠悠记他于心上。

  他,也就注定了在她的心上,徜徉。她,注定被他将自己的心注满,然后封藏。她活着,唯一企盼的就是见到他的模样。

  见见他,看看自己许久以来,从未更新的回忆是否懈怠了他的容颜。脑子这个系统,只有在他那才能下得补丁。

  梳子一不留神滑下地,溅起一声轻音。客日的人归故里,不如留存几份回忆,遍地可以生根。

  孤独,就在一个平静的日子里,突然拔地而起。

  思念,就在这个风平浪静的午后,一时暗潮汹涌。

  一时间,那个身影碎了一地,那个想念的人,在痛苦中,却至始至终都没有在眼前出现过。没有亲眼看到,所以不肯罢休。

  在他的眼里做个孩子,只做讨他欢喜的事。

  何时告诉她他的归期,她已无限祈盼。在亘古不变的岁月里,她的脸颊是长上远方来自忧郁的皱纹。

  她,看上去显老了。

  她,也真的头发都白了。

  要现在凯旋归来的他,见到如此衰老的她。她,还会是青春时最美的容颜吗?

  他笑了,望着她。

  他没有拒绝回答。

  在这样一个和少女时代一样的时间,他的女人蹲在河边,就眼前看来,年代并不是十分遥远。伸手可及,揩过她心头微微的心疼。

  但已经学会不再流泪,指尖荡过清水的柔软。伤口的疼痛,也就在那一瞬间,和粗鲁的布衣分离。

  但谁,不在时刻期望天使,替我保佑你的平安。

  壮志一声呐喊,筑起不倒的城墙。从此,我们不死不伤,无坚不摧!

  可坚强,也是活着唯一的钥匙,寄宿于紧扣的门扉。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3

  又是一年粽飘香,至此佳节倍思亲。

  蛇年的端午节不知不觉地来到我匆碌日子里,前几天,母亲特地托人捎来口信,今年必须回家过节。细细想来,快10年没有好好地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了。为了母亲不再翘首等望,为了母亲不再有一脸的失望,在简单安排家里的事后,匆匆地踏上了又回故乡的路。

  当我一脚踏进故土的一刹那,精神倍加轻松畅快,一身的疲惫和一切的生活重负都抛到故土的山山水水之中。故乡的山还是那样葱绿苍翠,故乡的水还是那样清澈见底,山外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一样没有打破她原始的灵静,喧嚣工地上机器轰鸣声没有干扰到她悠闲的日子......,改革30年多了,您依然不改从前......

  当我们一家子走进故土的时候,依稀看到了从前小伙伴蹦蹦跳跳的身影,嗅到了儿时粽子香飘在院落,还有老伯伯摇着蒲扇守候月明到窗外......,如今,老牙床、旧石磨、贰分币都一一不复存在,我和我快乐的童年,丢失在哪年哪月哪地的那一边?我的无忧无虑的梦幻,遗忘在哪山哪水哪处的以前?!记忆深处的我,却怎样也描摹不全故乡的当年?!!寻寻觅觅的我,我却不可能再回到年少的从前!!!

  母亲精心准备了一桌的菜,丰盛的装不下我的胃,一个劲催着我们吃这吃那。看见她满头大汗,笑吟吟的老脸,我仿佛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贪梦地吸允着母汁,静静地酣睡在她臂弯里,是如此安然,是如此坦然!心一下子就豁然开怀,在外的苦和累,在世间的烦恼和诸多不解,算个什么呢,人生的不如意,事业的不尽人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长年在外,游子的心,经历了人生太多的风风雨雨,经受了生活太多的颠簸流离,回到久违的故乡,还是如此的温馨,如此的温暖,是您大山般的胸怀接纳了我,是您温婉如新的灵气,洗涤了我多年来全身疲惫和满脑的市侩 ,让我找回了我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那片快乐的天空 .....

  故乡的天空还是那样的蓝;故乡的阳光还是那样的灿; 故乡的水还是如此的甜,故乡的人还是如此的乡情不改......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4

  我的故乡,地处云南高原滇中腹地的大山深处,这里峦峰叠嶂逶迤,沟壑延绵纵横,道路崎岖险陡,树木葳蕤丛生,肩挑扁担,无法施展,运进搬出,得全靠背篓。

  山居的故乡人,出门砍柴、摞松毛、耧腐质土,离不了背篓;下地割猪食草、掰包谷、挖洋芋、割牲口草料,离不开背篓;遇到起房造屋需要搬运土石和瓦砖这样的重活、累活,更离不了背篓;即使农闲下来,妇孺们歇息的时候摘桑果、樱桃、鸡嗉子、黄锁梅、杨梅也离不了背篓。即使故乡人偶尔到城里来,在熙熙攘攘的闹市里挤来撞去,在琳琅满目的商店里购物,在排成长队的银行里存钱取钱,背篓也从不离身。就这一身装束,要捎口信回去,要托他们办事,故乡人一点不难找,在通往故乡的那个城市路口,他们中午就一窝扎地背着背篓下车来,下午又一窝扎地背着背篓上车回去,即使他们混杂在来来往往的人丛里,他们背过背篓的身板永远不会走样,只要伸手一搭那厚实的肩,回过头来的,准是故乡的笑脸。

  故乡人依山而居、临箐而歇,以石为骨,以土为肤,以草木为毛发,以泉水为血液,以山路为经络。朝出于山,暮还于山,不管是运进还是拿出,背篓是故乡人最好的载运工具。

  故乡的背篓,大的叫篮,小的叫箩:又粗又壮,看着就让人心生畏惧的叫花篮,背在身上,却是四面通风,轻巧凉快,故乡人用这样的大花篮来修烟叶,耧松针,割山草,背糠装料;像盛开的喇叭花,口宽底窄,便于装卸的是密篮,是故乡人最常用的背篓,人们用它来背运圈粪、洋芋、包谷、土石、砖瓦;比密篮还小叫背箩,故乡的背箩,像陕北人的腰鼓,多半系挂在女人的腰间,种地点塘的时候,男人在前面挥锄打塘,女人腰背上就系挂着这样一个背箩,里面装着金灿灿的谷种,伸手一抓,即可抓籽点塘。有时需要套种,一个女人的腰背上往往就系挂着两三个这样的背箩,点黄豆,点包谷,点南京豆,点瓜,点向日葵,各占各的塘,各领各的行,一点也不会出错。故乡的女人别看她们个个长得“傻大憨粗”的模样,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她们手脚麻利,农闲下来,腰背上再次系挂着背箩,相约去山里摘野果,红红绿绿的杨梅,黄窝窝的锁梅,麻点斑斑的鸡嗉子,癞头和尚一样的白顶果就装满背箩,坐着缆车,跑回村子;雨水季节,湿漉漉的故乡女人腰背上系挂着湿漉漉的背箩,跑进湿漉漉的林子里去,不消多时,湿漉漉的背箩里装满湿漉漉的菌子,湿漉漉的菌子沾满湿漉漉的草叶和树叶,冒着腾腾的`气浪走回村子。后来,城里红红绿绿的塑料提兜被风一吹,刮进了藏在山里的故乡,故乡本来就喜欢穿红披绿的女人,腰背上的背箩渐渐地退伍,换成了轻巧的塑料提兜。

  故乡,人闲可背篓不闲,农闲时节,故乡人将背篓刷洗干净,支在避风避雨的地方装糠装粮;就是背烂底的背篓,故乡人也不舍得扔弃,抓一把松毛垫在烂背篓的“屁股”上,或支在屋檐下搭着的两根木头上当鸡窝,或支在墙隅里抱小鸡;或将还没有彻底烂底的背篓“屁股”彻底撕烂,削一根木棒,栽一棵桩,用来罩置防护刚刚栽下的幼苗,防止猪供鸡扒……

  背篓是故乡人的命根。山居的故乡人,家家户户离不开背篓,人人都有称身的背篓,背在身上,既适身又舒服,不耽搁农活,可以说,没有背篓,故乡人还真难成事,没有背篓,故乡人还真难吃上饱饭。故乡人家,如果家里没有几个像样的背篓,很容易遭人笑话,甚至被视为贫穷;故乡人,如果没有适身的背篓,很容易被人当作懒惰。像传家宝一样,山居的故乡人,从上辈到下,人人都有自己的背篓。农忙来临前,人们都要抢着把篾匠请到家里来,好吃好喝地宽待,让篾匠静下心来,根据自己家里不同人的身材编制出不同身量的背篓,好在农忙到来的时候人人都派上用场。新编出来的背篓带有竹子的青绿与清香,厚实而笨重,等背过一两水之后,原先的青绿渐渐变黄,而且经常与肩背摩擦的地方就会发出光亮,等整个背篓变成黄金色的时候,背篓也被磨得金光闪亮,故乡人背着这样的背篓,就像是身上背着黄金,脚步稳当,心里塌实。这个时候,故乡的背篓就像人到中年,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什么荣辱没有见识过!更多主要的是:还有什么坎坷不可逾越的呢?

  故乡人的故事,背篓里讲着;故乡人的歌,背篓里唱着;故乡人的爱情,背篓里演着;故乡人的生活,背篓里背着。

  背篓是故乡人的象征,背在身上,故乡人的饭桌才丰盛,日子才过得塌实,心里才坦然……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5

  故乡的春雨是那报春的仙子,每次总怕有人错过春信,总能在人们的期盼中如期而至.春雷是她腰间的铃铛,春风是她手持的.拂尘,那洒落大地的水珠,俨然观音信手拂下的甘露.于是乎故乡的河水漲了,暖了;山绿了,田间绿了;桃花红了,艳了;棘花香了;树梢上的嫩叶黄了;孩子们的脸笑了……

  故乡的春雨就像多情的少女,来时缠绵,去时悱恻.雨丝拂过脸颊,滑滑的带着暖意,犹如母亲的亲吻.透过雨帘总会见到那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大人们,他们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时隐时现,那些赶着牛儿的大爷们,正用响亮的吆喝声来表达对春天的豢恋.雨儿一停,儿时的我们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呼朋引伴地相约河边,折一枝长竹杆,尖端系一麻线,把一枚大头针折弯做成鱼钩,鱼钩上串着蚯蚓,大家便一齐伏在河岸上,屏住呼吸静候鱼儿上钩,身旁青草茂密,草丛中镶嵌着无数不知名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煞是好看,随手摘一朵放在嘴边,一阵清香便扑鼻而来.每当有谁钩上了鱼儿,大伙便会争抢着鱼杆,满河岸上追逐着,打闹着……一天的时光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长大后,远离了故乡,也曾在迷离的春雨中回来,近乡情怯,一放下行囊,便独自漫步在记忆仅存的小路上,故乡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显得陌生,记忆中的许多美好都在渐行渐远,儿时的一些伙伴也不见了消息,但春雨过后河岸上的那些喧腾却如在昨日,始终难以忘怀.

  哦!儿时渴望长大,总是向往着成人的世界,殊不知其实人生中许许多多精华就浓缩在童年里,人大了,那曾拥有的纯真也就失去了.就像如今面对那一场场春雨,便再难有徜徉的心绪,心中涌动的却是一种不愿提及的淡淡悲涼.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6

  童年的时候就清楚记得我家的老屋是上上世纪的建筑,虽几经改建,但任保留了原有的面貌,高高土墙内灌以密密支撑的禾木柱子,凭借四周柱子的支撑又建一土楼。记忆中,老屋曾改造过两次。改造前的老屋是以草修葺的房顶,年头太久,祖母催促父亲将屋面换成鲜艳的红瓦。那时我家也属于贫寒阶层,但老屋毕竟是祖辈传下来的,相对当时整体乡镇建筑,又属那个年代最为堂皇的,克服困难,还是要将它维护一下。

  老屋也能算是卢集的乡间名胜,当年门口是长长的街道,遇上逢集,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摩肩接踵。走脚小贩摆开了摊子不住地吆喝,孩子们绕着街道巷子奔跑戏耍。偶有过往的人群仰头看看老屋土楼的房顶,窃窃地嘟哝一声:“喏,这家有钱”!

  听我爷爷说老屋是他用二斗玉米从殷姓地主手中换来的,当时老屋土楼很是很风光,生意据说做到南京,上海,只是后来土楼闹狐仙,财主害怕就转给我爷爷了。于是土楼变得让人害怕起来,自已一个人从不敢上去,没事就站在楼下向上凝视,胡乱猜想。天上白云飘过,像有飘逸俊俏的狐仙飞来。太阳落幕黑漆漆的,土楼仿佛传出咚咚脚步,想着狐狸长长的尾巴,狭长的嘴,吓得撒腿便跑。

  在旧时的农村建房子几乎很少用得起砖做基础,我家的老屋却是六层砖的地基,且是青砖,墙体则是麦秸秆和泥再用木柱榫卯垒起,屋顶用禾木、芦苇杆蓬盖的,上面再修葺以麦秸杆以防漏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年代,那些为所欲为的鬼子把太阳旗插在老屋房顶,鬼子进村的步伐惊起深夜的犬吠和鸡鸣,让这个世纪老屋发出过正义的哀鸣,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老屋显示出太多的无奈和无助。

  二十年前,祖父因病离开了老屋,临走时拉紧我父亲的手向老屋莫明指了指又疲惫地回头看了一眼土楼。那天,我们全家的哀泣使老屋苍老了许多,那棵由爷爷亲手栽在老屋庭院中的枣树也悲戚地挥手送别,遒劲的树干和婆娑的声响像祖父谆谆教诲的话语,老屋依然还是忠实的聆听者,此后每次回老家看到这棵小枣树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祖父的身影。

  父亲接过了老屋打算把老屋拆了重新盖几间新屋,但祖母坚决不同意“这个老屋是几辈子人居住过的,承载了我们这个家族太多的风雨和血泪,虽然破旧,但也能遮风挡雨,将屋面换成清一色的红瓦将就着住吧!”于是就顺着祖母的愿,修葺后再用石灰水粉刷一遍,甚是整洁;在父亲的打理下,土楼里变得有条有理,父亲把它改进成他的裁剪工作室,屋内挂满了父亲的裁剪样板作品,祖父留下来的老式桌子成为老父亲龙飞凤舞的舞台,闲暇时父亲依窗而坐拿着喜爱的裁剪书籍惬意地消磨时光......

  好奇总会战胜恐惧,终有一天我偷偷爬上土楼,一股刺鼻的书香味道沁人心脾,几只闲置的柜子里翻出很多线装古本三国,红楼梦......我顽皮地将几本书撕了叠成纸牌玩耍,最终被父亲发现把我训了个遍体鳞伤。近几年,老父亲在我要求的同意下也会到城里来住上一段时间,每来时老父亲都回头顾盼老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屋,其实我看得出来,父亲是不愿意离开老屋地;春节刚过,天气稍有转暖,父亲就闹着要回老家,在父亲的严词要求下我只好在麦收前把老父亲送回了老屋,继续过着和老屋相依相守的生活,也把我和家人的牵挂带回了老屋。老屋也在岁月的沧桑中静静的,默默地等待着。

  前几天,我回老家看父亲,走进老屋,一幕春天的景色已被老父亲揽收在老屋四周,门口扩建一菜园郁郁葱葱,院后摆满了花草,呈现生机勃勃的碧绿,院中祖父栽植的那棵枣树也露出青绿嫩叶,但缺少了往日的遒劲与苍拔,更多的是沧桑,老屋,您还记得我吗?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7

  我已经有七八年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了,故乡在我的意识当中已渐行渐远,但是关于故乡的某些回忆却又始终挥之不去。

  其实我的故乡一点也不美,和中国广大的村庄一样始终是默默无闻着——这缘于她物产方面的贫穷和风景方面的单调无味。我倒还是真的在我的故乡找不到一点可以入画的东西,植被稀少的山坡,丑陋不堪的石头,干涸得几乎要断流的小河便是我故乡的全部家当。

  但是我依然怀念着我的故乡,缘于那里有生我养我的母亲,有我贫穷而温暖的家,有我慈祥的爷爷奶奶,有老实地道的姑父姑母,有姨夫姨妈,有邻居同学,有永远扯不完闲蛋的三大爷,更有那前胸丰满屁股浑圆的邻家少妇。很多的时候,我们怀念故乡不是因为故乡比别的地方要好多少,而是因为故乡在我们情感生活当中占有了其他地方无法取代的地位。

  故乡首先值得回忆的当然是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和中国大多数的母亲一样有很多讲也讲不完的故事,但是我想我作为一个旁人,即便是她的儿子又怎么能走进她的内心的辛酸与幸福呢。母亲早在十年之前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母亲的一些身影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操劳的,在我们村子里她一向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从早上的五点钟到晚上的十一点钟都未曾见她停过手脚,即使在大热天里她也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她总是习惯于在我们休息的时候做饭洗衣喂猪。令我们一家人终身遗憾的是母亲直到死的时候也没有能放下手中的活——母亲是在割牛草的时候让石头给活活地砸死的。

  母亲还有两个身影让我难以忘记,一个是她暗自伤心落泪的身影,一个是她为我筹学费东奔西走的身影。那些年我正在上学,学习的开销比较大,逼得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挣我的学费,把母亲一个人丢在了家中,而偏偏在这时我那不争气的哥哥又时常犯案,时常进监狱,所以母亲除了沉受沉重的体力劳动外,心理的压力也特别大,我读书回来听邻居说他们时常在半夜里听见她一个人在在家里哭泣。要是正是开学的时候,父亲寄回来的钱不够我上学的学费,母亲也不得厚着脸皮,看别人的眼色向别人家借钱。这对于骨子里好强的她想来又是多么难为的事情。

  故乡里还有一个人使我难以忘记,那就是我的同龄人中林。

  由于我和他同龄又是邻居所以他既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玩伴,他所经历的一切我都清清楚楚。

  欢乐的时光是那样的短暂又容易忘记,记忆当中属于中林的欢乐时光只有小学阶段,上了初中他的痛苦的人生经历就开始了。

  我们同在一个学校里读初中而且同班,那时我的成绩比较差,但中林的成绩比我更差,老师上课的时候他总是云里雾里的,也说不上在听什么课,只是一味的胡思乱想和玩耍罢了。也许由于太过胡思乱想,在我们读到初中三年级上册的时候他竟然疯了,这不是我发现的,是我的那些同学和老师,他们总以为他是疯癫了,有的同学还拿他来开心,以至于后来他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老师只得让作为邻居的我把他送回家去了,凭我的感受,在我送他回家的路途中和他摆谈他的言行举止倒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也许: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疯子,只是人们把他当作了疯子,所以他就成了真正的'疯子。

  一年多后中林的疯病好了,又复学了,我第一个初三毕业了,又留下来复读一年,我和中林又到了一个班上,我们仍然在一起玩耍,只是我们都已经十六七岁了,朦胧之中我们似乎懂得了一些友谊的真正含义,所以多年以后我们仍然始终关注着对方。

  初中毕业以后我仍然上学,而中林却就此步入了社会。

  中林步入社会的路似乎也不顺:先是抢劫入狱五年,然后是结婚又离婚。他出狱的时候我曾为他接过风,给他接风的时候他曾表下决心以后要好好地过日子,但让我不理解的是在这以后他为什么又要先结婚再离婚呢?

  想到中林的经历,有时候我也在想:他现在也只有二十七八岁,这样年轻就经历了这样多的坎坷,那他今后的路呢?那我们呢,我们也何尝不是一样,所以我时常在提醒自己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其实我工作的学校与我的家乡并不远,中间仅隔着一条小河,爬上学校后面的山头就可以看见我的家乡,坐车回老家的话也只需要四五十分钟,但这么多年我却一直没有回去过。总是以为自己没有多大的出息,既没有钱,又没有地位无颜以对江东父老,总想着自己终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能衣锦还乡,给自己给父母争下一点脸面。

  昨日放学后,我又爬上学校后面的山头,遥望着自己的家乡,当阴郁的树林使天色更加暗淡下来,当天边的余霞遮住了夕阳,当又一阵晚风吹向了我的脊背,此时的我倒是真的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就不管他有没有金钱地位。可惜的是故乡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母亲去世了,父亲外出打工了,所以家也不成其为家了,家是什么呢?是满院坝的长势正旺的杂草么,是满屋子的灰尘么?我的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了,我的同龄伙伴们也不知去向了。那些昔日的邻居都自有自的活干,而我呢,难道就能心安理得地在那地方玩耍么?

  所以真想告诉那些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因为自己没钱没地位就不回故乡了,想回故乡的时候就回罢!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8

  故乡的田坎,是父辈们留给田野的标识,也是田野追授给父辈们的劳动勋徽。

  在故乡的水稻田,坡田上,有一道道用石头砌起的坎,高者三四米,低者不足一米,全部是用一个一个不规则的石头叠加磊砌而成。一道道坎,就是田野的回肠五脏,把农田的水土围护起来,无论暴风骤雨,突发山洪,土壤的肥气不会流失。从远处看,一道道田坎,如湾湾臂膀,把庄稼护在大地的怀抱,不让恶风刮去农民的收成。一层层的坎,如一根根绳,一条条链,与田野缠绵着、纠结在一起,显现出田野婀娜多姿,曼妙迷人的曲钱,乡亲们在田里耕耘,那牛、那人、那树,就成了依偎在田坎的一个个五线谱符,一首田园诗里的特定标点。几十上百道田坎,如动感十足的龙蛇,扭在一起,构成一幅雄浑奇丽的画卷。

  满山满坡满坪的田,因为有了坎,才在太阳下变得舒展,展示出丰厚的肌肉和轮廓。田,才有了姓名,有了梯度,有了韵律,有了和弦。好多年过去了,田坎上长出了地盘果,一茬一茬细嫩的草,那坎上的小缝隙,成了蛇的营地,那松软细腻的泥土,成了蛙歇脚乘凉、蚂蚁盘蛋的场所,那鲜嫩的草,为耕牛们无偿供应着劳动之余的零食,那芳菲的牵牛花上,还飞来了多情撩人的蜻蜓……

  父亲是村里砌坎的能手,他砌的田坎是齐整精致的,从河滩上,从溪沟里,野山里捡来的石头,好似他前世的熟人、知已,在他长满粗茧壳的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孩儿,乖乖地,俯首听命,大大小小的石头,在父亲眼里,只要质地坚硬的,都是有用之材,大的作基础,小的作垫石、塞坎缝,形形色色的石头堆积在一起,因为有我父亲高超的砌坎技术,而石尽其用,比呆在山野当千年绊脚石风光多了,因为有父亲的重托,它们从无怨言,在田坎,由我父亲安排岗位,承担起护卫农田的使命。

  有的老农砌田坎,要么是基础不牢,要么是重要岗位用了风化的麻骨石,要么是石头放的不妥贴,经不过三个月亮晒,经不住麻雀落,就垮了,田坎一垮,一田的土和庄稼就毁了。父亲做的.田坎,不仅基础夯实,牢固,那奇形怪状的石头如粘了万能胶一样,几十年纹丝不动,如钉子钉着,水泥砂浆凝固着,父亲一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做的田坎,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刀削斧劈一般,那样挺拔,那样安祥,为村寨里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护卫着家园,护卫着土地,护卫着庄稼,从远方看去,那一圈一圈一屯一屯的田坎,就是父亲脸上的一轮轮皱纹,田里的禾苗,就是父亲嘴角和下巴上长出的胡须。

  故乡的田坎,刻录下父辈的沧桑,解读着一个村寨的历史年轮。每当我们走近那一道道熟悉的田坎,分明能看到父辈们的手指纹烙印,依稀闻到他们滴落汗水的芬芳,聆听到他们激越的号子声,读出他们慈祥而宽厚的脸庞……

  父亲的田坎,长在我们的心坎。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9

  元宵节的时候鲁湾热闹沸腾。白天村里的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月亮在东方的夜空慢慢爬出来,像是一只巨人的圆眼睛俯视着村庄。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就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流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不久汇聚成了人山人海。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白花花的光芒四处散射,照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们一群孩子提着灯笼挤在舞狮人旁边,趁人不注意就用手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舞狮人弯着腰钻到狮子皮下,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做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在街心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里飘荡。

  舞狮的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青年人。那时候舞狮人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寺庙里习武,因此他会气功,会耍拳脚,还会舞剑弄枪。他翻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地面震动了一下。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着,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也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鲁湾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海,到了小日本的东京……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拿起彩球引逗着狮子,直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这个时候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响,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奋身跃起,跳到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争抢着彩球。人群里便爆发出一片掌声。

  圆月像巨人的眼睛,俯视着狮子舞热闹的场面。煞场的时候。舞狮人将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着微笑。人们纷纷散去,各回各家,路上说着今晚哪只狮子威武,说着哪个舞狮人矫捷。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色彩和声音。

  渐渐地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成了一股大潮流。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输入城市之后,村庄像是失血过多的人,没有了从前的活力。我们鲁湾的很多人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砌墙、提泥、扛钢筋,在城市里扫大街,在城市里摆地摊卖水果蔬菜,卖鸡蛋卷饼……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团聚几天,然后匆匆返城。元宵节的时候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元宵节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也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像个小孩子伸手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忽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10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然间,已物换星移。故乡,说起就是个甜蜜的词语,那里养育了你,滋养了你,培育了你,才有了今天的我们。只是故乡与我们,却好像是一俩相对飞驰而过的列车,越来越远。或许回头,都已不见来时路。

  故乡的路,走的很少了,一年不过过年回去几天。新农村的变化带给了家乡焕然一新的面貌,青瓦白墙,每个屋檐还画有灰色的民族徽标。水泥马路替代了原来的泥土路,从村头蜿蜒到村尾,连着家家户户。家家户户也基本是两三层钢筋水泥的小楼代替了原来的土房子。由于民族特殊照顾,县里给盖了大大的观戏台,建了非常大的民族图腾柱,建了亭台楼阁。早晨,第一屡阳光会照到图腾柱上,金龙仿佛要腾飞而起,飞升上空。随着阳光迁移,从戏楼到树木,到亭台,到土地,开启了一天的生活。烟炊渐起,人们渐醒,只是早餐不再是自家菜地里随时摘取的新鲜蔬菜,午餐不再是房前屋后的丝瓜汤,炒南瓜。晚餐亦不是家里自家养的鸡蛋,自家猪圈的肉,而是同大城市一样,从冰箱里随时取随时煮的大棚菜了。现代化农村,改变了家乡的容貌,也改变了家乡的饮食,改变了家乡的味道。

  谈不上是希冀还是惋惜,原来的家乡,贫穷,我们都需要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标语,响彻父母的耳畔,亦是父母教育的典范。那时无疑是辛苦的,身体的疲劳,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已然熬干了所有人的心绪。但是那个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今天吃饱了饭,今年有个好收成,人人都是喜形于色的。那个时候,夏天喜欢坐到弄堂口,乘风纳凉,顺便唠家常。看着萤火虫莹莹闪闪,会捉来存放到玻璃瓶子里,放在房间里,让它照亮房间,照亮你。那个时候的冬天,喜欢抹黑跑到烧窑的旁边取暖,煨红薯,烤玉米,绕着烧好的砖,捉迷藏。那时是苦的,但是回忆却总是满满的甜蜜。现在的家乡,还是家乡,却不再有那些家乡的味道了。吃穿住行,都已变了模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城市人希冀的家乡,已然是农村的城市。那条路,还是通往家乡,却不是来时路了。

  城市人回不去的家乡,家乡却待游子归吗?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扩展阅读篇11

  元宵节的时候故乡热闹沸腾。白天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

  月亮从东边的夜空中慢慢爬出来,像是一只巨人的圆眼睛俯视着村庄。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喧天响起。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人潮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不久汇聚成了人山人海。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橘黄色的光芒四处散射,照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们一群孩子提着灯笼挤在狮子旁边,趁人不注意用手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

  四个人弯着腰钻到狮子皮下扮演狮子。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做狮子尾。两只狮子在咚咚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向街心跑去。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只见两只狮子在街心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里飘荡。

  舞狮的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年轻人。那时候舞狮人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的铁塔。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寺庙里习武,他会气功,会耍拳脚,还会弄枪舞剑。他翻起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地面震动了一下。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着,轻轻喘着气。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也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村子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沙漠,翻到了新疆乌鲁木齐……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楚。”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一副威武凛然的样子。他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拿起彩球引逗着狮子,将它们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这个时候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撼地,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大喊一声,然后奋身跃起,跳到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争抢着彩球。人群里便爆发出一片掌声。

  舞狮煞场的时候,扮演狮子的人将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着微笑。人们纷纷散去,路上说着今晚哪只狮子勇猛,赞扬着大满身手不凡。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与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成为一股大潮流。年轻力壮的人纷纷到城市打工,大满也到了城市的建筑工地做工。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团聚几天,春节后又匆匆返城。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元宵节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自然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当我像个小孩子伸手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忽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记忆的碎片。

【故乡的狮子舞散文随笔范文1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