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

发布时间:2023-06-18 00:25 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〦 、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主动观察和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学会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如用眼睛观看、请教父母、阅读有关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学学从网上浏览查找资料。

  2、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并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夜思》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对大诗人李白产生敬佩之情。乐于诵读古诗,主动搜集与月有关的古诗并诵读或背诵。

  【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文情景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师用的生字卡片,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学生用的生字卡片,课前召开一次“神奇的星空”资料交流会。(详细过程见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境,激趣设疑

  1、出示“诗人李白遥望明月”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揭示课题:静夜思读了这首诗,你就会解决很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图中内容:一轮圆月、一个人抬头望明月、这是夜晚┅┅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疑问)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是什么季节的晚上?┅┅创设这一情境,与诗意联系,与诗作者及时代背景相联系,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有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据图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同学们,谁会背这首诗?指名背,要求其他同学打开书听读。(生背后,教师要鼓励其课外主动学习)

  2、再次齐读:提不同要求,会背的可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会读的,可以边听边随读。一生背诗,其他学生看书听读。背诵。了解学生课前读此诗的情况,实现以学定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背诵古诗的积极性。

  三、再读古诗,识记生字

  1、先读一遍古诗,再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总体情况。出示生字表。

  3、出示字卡,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反馈认字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4、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的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编出的歌诀要给予肯定。学生自读古诗,在诗中勾出生字,再读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学生汇报哪些字想出了好办法,就自由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发现错读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同桌同学互查互帮,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的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学生自己探究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后,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全对”这样一种适度的压力。此时发挥同伴检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识记生字的过程,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在全班的反馈中,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再读古诗,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与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起来。

  3、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点: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一生写了约一千首诗歌。谁还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课下查找一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4、为什么诗人把月光当成了“霜”?你在什么季节见过“霜”?(秋天,进而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图上是什么季节的问题)月光与霜有什么相似之处;

  5、 理解“举”、“低”。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汇报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

  4、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

  5、学生背诵以前背过的其他古诗。

  6、学生思考、结合实际讲解自己对霜的了解。

  7、学生边读诗边做“举头”和“低头”的动作。“我知道什么”这一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解答域宽至全文语句,问答距长至全诗内容及情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类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读懂一些词句。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已知中,了解学生所未知的,进行点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走向完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读中悟情,背中积累

  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加上动作。

  六、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目、耳、头、米”4个字在田字格中是怎么摆放的。然后临摹书中生字,体会如何占位。写字要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汉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七、布置作业,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1、把《静夜思》背给家人听,并评价。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或李白的诗背下来。语文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朗读古诗和认字。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1)小组交流。

  (2)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3)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1)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2)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3)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1)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2)配乐朗读。

  (3)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1)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2)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3)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2)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

  ②不信()

  (2)举头望明月,()。

  举:

  ①向上抬()

  ②全()

  七、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静夜思教学设计教案

  八、板书设计:静夜思

  九、课后反思: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扌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2、引入课题:静夜思(板书)

  二、朗读或试背古诗

  1、指名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指名背古诗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开火车认读

  ⑵游戏:运西瓜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搬瓜者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分四人组诗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请同学来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导学生说一说,再书写。

  3、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后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1、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2、学生去收集有关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了解中秋节全家团圆的含义。

  2、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古诗原文,动画

  认知准备:知道自己的家乡,并且初步了解故乡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孩子们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

  你们知道这一天的月亮会有什么变化呢?

  中秋节大家要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中秋节的月亮圆又圆,一家人都在一起赏月、吃饭、品尝美味的月饼,中秋节是阖家团圆(一家人团圆)的节日。

  二、学习古诗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是有很多不在自己家乡工作的人,没办法回家和家人过中秋节,他们非常想念家乡,思念家人们。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李白,他就怀着这种心情写了一首古诗——《静夜思》,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出示古诗的动画视频)

  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动画里的那个人在干什么?

  小结:古诗的名字叫《静夜思》,意思是李白在安静的夜晚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再次欣赏古诗,帮助幼儿逐句理解古诗的内容(重点)

  小结:李白看到自己的床前亮光光的。看起来好像是在地上结了一层霜。于是,他就抬头来看天上的月亮,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的圆,特别的亮。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心里感到很难过。

  三、幼儿吟诵古诗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吟诵古诗,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难点)

  思考:作者为什么看到月亮会想起家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5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我们不得而知。而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如欢快、悲伤等情感,于是,我选择了《静夜思》这样一个活动,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及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又让幼儿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表演,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了自我的认识与想像。《静夜思》这首歌曲是d小调4/4拍结构,人带来一种忧伤的感觉,将作者李白思念家乡的情愫娓娓道来。全曲共8小节,节奏型是x,xx,x―, 旋律的起伏是按诗歌的平仄音进行的:如第一小节最后一拍到第二小节的几个音是sol~m~la,这是为“月(仄声)光(平声)”两个字特意进行的安排,s01~m是下行小三度,1a又回到了主音,正好符合仄声到平声的过渡,旋律的变化和语言的规律较为接近,符合大班孩子能力发展水平,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配乐吟诵、歌唱及表演。

  二、教学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音乐的形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道具制作、表演、节奏配乐等活动,体验合作表演中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已经会吟诵《静夜思》这首诗歌;在美工课上幼儿练习画黑夜和月亮,并且会用纸来折帽子;给孩子播放古装片,使孩子了解古代人的着装。

  2、材料准备:《静夜思》图片,音乐,纸,颜料,小乐器,古代服饰、配饰、幼儿用书、放大的图片等。

  四、教学重难点:

  1、让幼儿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利用音乐的形式,多声部练习训练孩子的听力,帮助幼儿理解声部间的关系,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分配、持续等多方面的能力。

  2、让幼儿通过图画和配乐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大意并综合表演是整个活动的展示环节.使他们更有兴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静夜思》

  谈话:如果小朋友在小的时候离开爸爸妈妈到很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通过看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教师:看了刚才的图画,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李白是怎样思念故乡的吗?

  2.按节奏吟诵《静夜思》

  (1)教师朗诵《静夜思》,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床前”,幼儿接“明月光”,以此类推。

  (5)幼儿完整地朗诵歌词。

  3.尝试用音乐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教师请配班老师一起给幼儿做示范.幼儿做稳定拍配合。

  A老师:“床前明月光。”

  B老师:“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重复4遍)

  分组进行音乐吟诵练习.两名老师各带一组幼儿分声部教学。

  尝试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古诗词。

  4共同表演

  在活动室各角落设置绘画、道具、表演、配乐区。请幼儿自行选择到区域内根据古诗和音乐的意境进行绘画、制作和表演等活动。

  教师积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与古诗词。将幼儿的画作为背景,同时穿

  戴自己亲手制作的简单服饰、道具,进行《静夜思》的吟诵和演唱。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6

  【教学目标】

  1、理解首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2、学会生字2个,词语2个。

  3、能解释诗句中字、词的意思

  4、能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李白、学习、背诵和默写《静夜思》。

  5、会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伴奏音乐、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介绍李白,背几首他的诗。

  2、简短谈话,揭示第一首诗的题目。

  3、释题。

  二、学习这首诗的生字

  1、谁会背这首诗?小黑板上补充诗句。

  2、校对有哪些字不会写?

  3、学习“床、疑、霜”,和易写错的“低”。

  三、指导朗读

  1、学生齐读。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的朗读特点。

  3、跟着录音读课文。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字。(明、疑、举、思)

  2、学生试解。

  3、教师补充校正。

  第一句:明,明亮。床前明亮的月光。

  第二句:疑,好像。好像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

  第三句:举,抬。

  第四句:思,思念,想念。低下头来思念自己的故乡的亲人。

  4、连起来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感情

  1、看插图,讨论:

  ⑴诗人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觉得像是撒在地上的霜?(用“霜”的寒冷来说明他乡没有故乡亲人的关怀的温暖。)

  ⑵“静夜”指深夜,诗人为什么在深夜站在窗前不睡觉呢?(看到月光,想起故乡。)

  2、诗人这样思念、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思乡之情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⑴在领会全诗所表达的“游子在外,思念家乡而夜不能寐的思乡之苦”的感情基础上,确定朗读的基调——带有伤感,带有情思。

  ⑵按五言律诗的节律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怀——节奏缓慢,语气伤感。

  ⑶一、三句末的延音给人以沉思;二、四句末的停顿则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极又无法言传的感情。全诗结尾则声断而气不断,把作者的思念之情从语流中得到充分表达。

  配乐吟诗。

  3、学生独立有感情地朗读。配乐

  六、总结

  学习李白的热爱家乡的思想。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7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8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

  2、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字理识记 5 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字理识字(析词)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学过哪些诗?(指名答,齐背《锄禾》)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许多诗人留下了优美的诗句。其中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的诗以精巧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成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请看有关李白的动画。

  (CAI演示,师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亲人们在自家庭院里喝洒吟诗。春去秋来,李白告别亲人,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秋意越来越浓,李白望着风雪,望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诗。

  (CAI 出示不带课题的全诗,师念诗)

  二、分析字理,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读一读,找节奏,初步感知 。

  ⑴ 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⑵ 师范读,生注意听,找出节奏。(指名答,CAI 用“ / ”画出各句节奏,如“床前/明月/光”)

  ⑶ 生按节奏练习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及节奏。

  2、字理识字,赏析词句。

  同学们掌握了读好诗文的方法,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⑴ 教学第一行诗。

  ① 教学“床”字。

  (CAI出示第一行诗)这行诗里有个生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床”字及读音)齐读正音,怎样记“床”字?(提示:“床”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CAI演示“床”字各部分的分解与组合,师提示字理:古时候,用广字头表示房子,广字头下面是个“木”字,表何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床不完全用木头做,还可以用各种金属和材料制成,方便又舒适。)

  用“床”扩词(提示:“床”还可用做量词,如一床被子)

  ② 师示范解释诗意:床指木床,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这几个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行诗的意思。

  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提示:诗人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样的月光?)明月发出的光是怎样的?(银白色)

  小结:翻译古诗时,把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这行诗可以翻译成“诗人在床前看见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AI 出示诗意,齐读)

  ⑵ 教学第二行诗:诗人把月光当成了什么?(CAI 出示第二行诗,齐读)

  ① 教学“疑”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疑”字及其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音节?什么结构?“疑”字笔划较多,怎样记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 CAI 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长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为了书写方便,右边实际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书 矛 走)

  (师讲字理:古代打仗面对强敌时,是用“匕首”短兵相接,还是用“箭”远射?是举着长矛向前冲杀,还是干脆一走了之?真让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义是指怀疑)( CAI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个疑字)在这首诗里是好比、好像的意思。

  (齐书写“疑”,师范写,生跟写一个)

  ② 学“霜”字

  “霜”也是比较难记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霜”字及其读者音)齐读正音。谁能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霜”字?(师提示:声旁“相”的读音和“霜”的读音是不一样的,雨字头表示霜从天上洒落下来,凡是以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板书 雷)什么是霜呢?在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的空气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树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师范写“霜”字)写“霜”字时,雨了头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相字不要写得太长,注意把字写得紧凑些(生跟写一个)“霜”还可以用来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头上长满了白发,我们说他是一头白霜。诗人在这里把什么当成了霜?为什么会把月光当成了霜?(提示:它们什么地方相同?)

  谁能把两行诗连起来说一说?(提示:诗人看见什么,觉得怎么样?)

  ③ 小结:这两行诗写在安静的夜里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达了诗人独在他乡的孤独心情。

  (板书 看 疑霜)

  ⑶ 教学第三行诗:(CAI出示第三行诗)师读。

  ① 举头是什么意思?(抬头)诗人抬头干什么?(看月亮)

  (CAI出示 举头望明月 比较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望”举头看明月)不用“看”?(因为“望”字上面有个月亮,月亮高高挂在天上,要看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东西方,用“望”字比较好)

  ② 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板书 明月)(指名答)

  ⑷ 教学第四行诗: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CAI出示第四行诗)齐读。

  ① 教学“思”字

  “思”是本课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思”字及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结构的?为什么是心字底?“心”上面是个田字?(师:古代农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心里想着怎样把田种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说话。

  ② “故乡”指什么?(家乡)“思故乡”是什么意思?(思念家乡)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③ 除了思念家乡,还会思念什么?(亲人)亲人包括哪些人?谁能把诗人思乡的感情吟诵出来?(自练,集体点评:语调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 (CAI出示后行诗)

  小结:这两行诗写诗人触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书 望 思乡)

  ⑸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识内化,给诗取名

  ⑴ 写诗人在安静的夜里思念家乡,根据诗意,谁能给这首诗取名?(板书:6静夜思)这就是第6课,齐读。

  ⑵ 教学“静”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静”字及读音)它是什么结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没有声音)不争吵,就安静、清静了。(扩词)师范写:“静”第五笔是竖,不要写成撇。(生跟写)

  ⑶ 扩展想象

  (CAI回到原图,包括题目)诗人看着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这可能是什么节日?(中秋)小朋友们可能在与父母干什么?(吃月饼,看月亮)但诗人却一个人在外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个人在外地,你会做什么?想什么?

  ⑷ 感情配乐读文

  4、课堂练习(随机)

  ⑴ 填写诗句,说出带点字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⑵ 根据意思,很快说出诗句

  ① 诗人看见床前地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

  ② 好像地上结了霜。( )

  ③ 抬头望高高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

  ④ 低下头思念起家乡。( )

  ⑶ 齐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看)月光──凝霜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9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

  叠纪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1、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2、课件演示,介绍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学生看图说一说

  3、揭示诗题

  师:这是秋天,一个静悄悄夜晚,李白正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写下了一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4、齐读课题

  5、知道这首诗吗?让学生背一背

  四、认读生字

  1、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⑷ 指名领读,并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⑸ 开火车读

  2、认清字形

  ⑴ 学生小组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字。

  ⑵ 指名说一说。

  ⑶ 抢读生字游戏。(课件在花瓣上出示本课生字)

  相机理解“举”、“举头”: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请举头,“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⑷ 对号认生字

  1夜 2光 3头 4床 5故 6乡

  课件出示:学生对口令:

  夜是几号字?头是几号字?2号什么字?4号什么字?5号6号什么词?

  答对者来摘苹果,并请摘到两个苹果的同学把其中的一个送给好朋友。

  ⑸ 摘苹果游戏

  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谁会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请学生正确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领读。

  五、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六、古诗赏析

  师: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配乐朗诵 《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师:如果你们也喜欢这两首诗可以到我们的《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自读课文。

  ⑵指名读课文。

  ⑶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

  ⑶ 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 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 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 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 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2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

  历来的小学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静夜思》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安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三首儿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课文《阳光》,揣摩编者构成这一组课文的意图,不难看出《静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写月亮的,《影子》、《阳光》两篇文章侧重在描写太阳,最后一篇《比尾巴》写出了6中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综合起来,每课都有比喻句,要借助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本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易被学生接受。让我们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思念故乡的乐曲吧!

  三、分析学生

  小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比较好。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在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语音和笔画知识。基于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儿歌的形式来认识学习生字词。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培养阅读语感。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听古诗儿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字词积累: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10个生字:“静”“床”“夜”“光”“举”“头”“低”“故”“望”“乡”,4个会写的字:“头”“乡”“床”“故”;

  2、理解背诵古诗;

  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过程和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以形象的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提出疑问,积极思考,理解诗歌内容。

  2、反复吟诵,背诵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理解诗歌的内涵,想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一)吟诵教学法;(二)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三)配乐朗诵法。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综合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普遍特点后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

  七、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电脑、网络、课件、视频、多媒体展示平台。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静夜思》儿歌版、谜语、生字卡片,《静夜思》背景音乐。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兴趣,导入新课

  1、师: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谜语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有个东西‘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镰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么?”出示课件,揭示谜底。接着学生的反应,“是的,是月亮。老师在给大家看一幅有月亮的画,不同的是它的旁边还有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和月亮有

  什么关系?”展示课件,进入古诗学习。

  (设计说明: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本节以谜语游戏进入新课,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握重难点

  1.老师先吟诵一遍,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培养语感;然后请学生说他们所不认识的字,老师把字写在黑板上。并把需要掌握的字以课件形式出示。

  3.请学生说说如何识记这些字,边学字边掌握古诗大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求思路,把握重难点。)

  在这个环节,根据生字学习内容。比如当学到“思”字时,问学生“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呢”?(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心”),再问学生“思”是什么意思?(思念)在什么时候思念?(静静的夜晚)他在思念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1—2分钟后回答。当学生在读了古诗之后,明白了作者在思念故乡?随即问学生故乡的意思,此时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使他想起了家乡?(月亮)诗中说他是如何看到月亮的呢?(举头)什么是举?通过“举”字的学习,明白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为太思念故乡,以至于他都把月光看成了“霜”。进入到“疑是地上霜”一句的学习。通过反复的吟诵、引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韵味及意境,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意。这样,既了解了古诗的大意,又对生字的识记比较深刻。

  (设计说明:这个部分的学习主要是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并且记住字词。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检测训练,巩固重难点

  游戏一:听儿歌《静夜思》

  游戏二:摘月亮。把事先做好的弯月亮的卡片拿出来,卡片的背面写上生字。请学生上台摘月亮。谁能把卡片后面的生字读对,摘下的月亮就给谁。

  游戏三:谁是小李白。与古诗《静夜思》相配的音乐,投影片(十五夜晚、明月当头照的情境)。播放音乐,由学生模仿着李白的样子,对着美丽的夜景,吟诵《静夜思》。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评选出班里的“小李白”。

  (设计原由:经过上面一环接一环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达到了高峰,所以检测训练这方面我主要通过两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练习吟诵。)

  (四)视频欣赏,老师归纳

  1.集体朗诵一遍,播放一段视频。

  2.老师总结:

  (1)作者简介,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写过很多有名的诗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很多很多的诗。

  (2)字词回顾

  (3)写作契机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设计说明: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字,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亲情的可贵。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作者不作为重点介绍,让同学了解即可;而文章的写作契机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诗歌,让他们懂得亲情的可贵,也能过更好地融入。诗人的契机这一部分用讲故事的语气讲出来。)

  (五)结束语

  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亲爱的同学们:故乡,给我们一种深厚的温暖;亲人,是我们永远的保护神。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要珍惜亲情,时时记住给家人一个问候。

  (六)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2、制作月亮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生字,互换卡片学习。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静夜思》的大意以故事的形式讲给父母听,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与父母互动;在生字掌握这方面,不用死板地抄写方式,而让他们动手做卡片,激起学习的情趣。)

  九、板书设计

  月亮

  抬头思念

  诗人故乡

  低头

  (设计说明:板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以简单明了为主。)

  十、设计思想及特色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示,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蒙童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新课标还指出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进入书面阅读以后,才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必须强化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认读,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环节,扫除文字障碍,让学生认真读读全篇课文,把文章读通,读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积累作为重点,并采取游戏的方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综观整个教学设计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本文的讲授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讨论法和朗读法的语文教学法,设计中充分贯彻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法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努力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并与之共同学习、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思想内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本文利用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有所改进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充分、深入地投入学习。大屏幕以及视频的播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灵感,帮助他们更好的识字,理解课文;而且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第三,采取游戏的方式教学,把“教、学、做”合一,激发学习兴趣,寓教学于快乐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

  第四,落实精读,注重培养语感。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这些也许是这一节课最大的收获!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读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教学步骤: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一)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二)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三)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四)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二)认识10个二类字。

  (三)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一)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

  “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二)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三)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思、故、乡、低”,认识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写生字并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古诗?用你最美的声音背给大家听,谁愿意展示?

  2、课外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今天再跟老师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

  二、了解作者,知诗题。

  1、他是谁写的古诗呢?(李白)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学生说,简介李白)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李白作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师板书学生说笔画),齐读课题(2遍)。

  3、这三个字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吗?(加一加,组词)

  4、依次组词(安静)(夜晚)(思念)板书。用词语来记字也是一种识字方法。

  5、大家看“思”字,不仅要求我们认识,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一个字(打开书43页),仔细观察占格,在笔画上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特别提示的(样子、位置)用你的眼睛仔细发现。(横中线、竖中线)特别的位置要特别注意。

  6、范写(边写边强调),心比平时扁一些,给田让出位置。

  7、练写展示(2—3个,评议)

  三、初读古诗。

  1、这是一首特别熟悉的古诗,就不自由读了,开火车读。注意读音,学古诗第一件事情就是读正确。(板书:正确)(开火车读、齐读)

  2、诗读得很正确,但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吗?(床、光、望字卡贴黑板上)指名认读并组词。

  3、这三个生字是我们这课需要认识的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关注音节,发现了什么?(都有ang)

  4、再找找看,诗中哪些字还带有韵母ang。

  5、如果仔细观察,在古诗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尤其在句子的末尾一个字,它们往往都有相同的韵母,诗人这样写,就是为了让这首诗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不信,我们再读读看。(齐读)

  6、我们把这几个字再放在这里(霜、乡贴黑板上),“乡”不但是要认识的,还是要写会的生字。在本课中,乡可以和哪个字组成词语?(故,贴黑板上)

  7、我们来写一写这组字,打开书,认真观察,这两个字“故、乡”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8、范写。强调“故”字部首。(攵,反文,一撇,二横,第三笔撇起笔在横的中间,要注意位置)

  9、再观察“乡”,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起笔位置)

  10、范写。(特别提醒大家,写“乡”字时,心里要有两个竖道,两条竖线起什么作用呢?帮你把乡字立起来。写时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两边要齐平,要这个字立起来。)

  11、练写。(各写一个字,评议2-3个)

  四、再读。

  1、读诗除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板书),连词成句。

  2、自己照着书练习,读出节奏。(自由读两遍)

  3、指名读,读出节奏。(3个)

  4、让我们渐渐走近诗中,齐读。

  5、范读(举头、低头动作)

  6、有没有随老师的朗读走进诗中?指名读,放慢一点。(3个)

  7、有没有注意老师读的时候做了两个动作,什么动作?(出示举、低)

  8、出示图片,猜分别代表那2个字?

  9、不仅会认,还要会写。范写。(低)

  10、练写低,评议。(写一个,评议2-3个)

  11、想象动作,再读。(同桌互读,齐读)

  12、学古诗,除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13、在安静的夜晚,李白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目光放到前两行,从前两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4、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李白翻来覆去睡不着,睁开眼睛一看,眼前白花花的一片,以为是那寒冷的冰霜,结果仔细一看,是月光。带着这样的想法,再读前2句。(指名读3个,齐读)

  15、他站起来往前走,看到了明月,这时他想到了什么?(故乡)什么是故乡?(老家)有亲戚吗?谁在那里?

  16、李白正是这样,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他可能想到了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多想再看看他们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父母,多想依偎在他们的怀里撒娇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自己的兄妹,他们会在做什么呢?(齐读后2句)

  17、再来看看课题,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在静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亲人)

  18、背诗。(齐背)

  19、月是思念,月是故事,月是想象。带着这节课学到的、体会到的。再背古诗。(齐背)

  五、拓展。

  1、读李白其他写月亮的古诗,学着今天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意思。

  2、指名读,齐读。(《古朗月行》前四句)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〦 、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主动观察和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学会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如用眼睛观看、请教父母、阅读有关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学学从网上浏览查找资料。

  2、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并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夜思》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对大诗人李白产生敬佩之情。乐于诵读古诗,主动搜集与月有关的古诗并诵读或背诵。

  【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文情景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师用的生字卡片,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学生用的生字卡片,课前召开一次“神奇的星空”资料交流会。(详细过程见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境,激趣设疑

  1、出示“诗人李白遥望明月”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揭示课题:静夜思读了这首诗,你就会解决很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图中内容:一轮圆月、一个人抬头望明月、这是夜晚┅┅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疑问)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是什么季节的晚上?┅┅创设这一情境,与诗意联系,与诗作者及时代背景相联系,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有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据图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同学们,谁会背这首诗?指名背,要求其他同学打开书听读。(生背后,教师要鼓励其课外主动学习)

  2、再次齐读:提不同要求,会背的可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会读的,可以边听边随读。一生背诗,其他学生看书听读。背诵。了解学生课前读此诗的情况,实现以学定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背诵古诗的积极性。

  三、再读古诗,识记生字

  1、先读一遍古诗,再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总体情况。出示生字表。

  3、出示字卡,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反馈认字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4、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的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编出的歌诀要给予肯定。学生自读古诗,在诗中勾出生字,再读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学生汇报哪些字想出了好办法,就自由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发现错读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同桌同学互查互帮,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的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学生自己探究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后,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全对”这样一种适度的压力。此时发挥同伴检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识记生字的过程,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在全班的反馈中,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再读古诗,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与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起来。

  3、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点: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一生写了约一千首诗歌。谁还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课下查找一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4、为什么诗人把月光当成了“霜”?你在什么季节见过“霜”?(秋天,进而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图上是什么季节的问题)月光与霜有什么相似之处;

  5、 理解“举”、“低”。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汇报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

  4、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

  5、学生背诵以前背过的其他古诗。

  6、学生思考、结合实际讲解自己对霜的了解。

  7、学生边读诗边做“举头”和“低头”的动作。“我知道什么”这一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解答域宽至全文语句,问答距长至全诗内容及情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类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读懂一些词句。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已知中,了解学生所未知的,进行点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走向完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读中悟情,背中积累

  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加上动作。

  六、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目、耳、头、米”4个字在田字格中是怎么摆放的。然后临摹书中生字,体会如何占位。写字要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汉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七、布置作业,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1、把《静夜思》背给家人听,并评价。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或李白的诗背下来。语文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6

  一、介绍作者

  1、教师出示中秋赏月图

  问: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人们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屏幕演示:李白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导入课题

  1、在这时候,李白又在干什么?(学生们大胆猜测)

  2、故事导入: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教师板书课题。

  三、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1鼻胪学们自由地读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和难认的字,就找拼音朋友帮帮忙。

  2再次读诗,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

  1)出示全诗,生字在诗句中出现。指名读。(相机点拨:“静”、“疑”、“霜、“故”“乡”组词语,做动作理解“举”、“望”。)

  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

  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畅。(出示诗句与词语)

  3币导学生理解“故乡”:同学们,能大声地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用一句话介绍你的家乡吗?(引导学生用“家乡”说话,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故乡”两个字的

  四、朗读全诗,理解感悟

  1师:同学们都爱自己的家乡,那大诗人李白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已久,他想自己的家乡吗?自由地多读读古诗,思考老师的问题。

  2鄙答: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师: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的动画。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

  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

  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

  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3苯岷喜逋迹说说如果你是作者,站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会想到什么,心情又会怎样。生答:当诗人望着圆圆的月亮时,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感到十分的孤独。

  4贝着这样的心情,在音乐声中再次朗读古诗,渲染气氛。

  5蹦敲矗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会如此悲伤?读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重点理解“霜”,可出示秋天霜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再结合插图,让学生知道月光照到地上就好像地上铺了一层霜。)你能读好这一句诗吗?

  6、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创设情景,吟诵古诗

  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他多孤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

  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

  3、思念亲人――孤独地读诗

  想到了亲人:会想到哪些亲人呢?(父母、孩子、妻子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孤独地读诗,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

  过渡:李白的这首诗写得多好啊!直到现在,每当月圆之时,想家之际,许多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都会含着眼泪吟颂它。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吧!

  学生们读诗

  六、指导书写“故乡”

  1、观察占格

  2、小组交流

  3、描红书写

  4、展示

  七、作业

  1、把《静夜思》这首诗读给家长听。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静夜思

  ――李白・唐朝

  望明月

  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

  ⑶ 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 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 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 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 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诙谐“目、耳、头、米”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

  【用具准备】

  1、布置作业:晚上观察夜空。

  2、一幅描绘宁静月夜的课件图画。

  【教学设想】

  在古诗的诵读之前,可通过课件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图中入境并伴有相应的音乐,还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读。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古诗。在理解词意方面可联系生活实际和动作来理解。如:在理解低头和举头时可用动作来示意。学完古诗时,可把说说看到的夜空景象来发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思”是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⑴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 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②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② 齐读生字、正音。

  ③ 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 小老师领读。

  ⑤ 开火车检查。

  ⑶ 随生字认识偏旁。

  三、朗读古诗

  1、领读古诗。

  2、通过课件出示古诗,并出示相应的需停顿、读重音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师辅助引导。

  4、出示课件在课件和音乐声中指导朗读:

  ⑴ 同桌互读。

  ⑵ 男女生分读。

  5、指导背诵:

  ⑴ 自己试背。

  ⑵ 指名背诵。

  ⑶ 齐背。

  ⑷ 同桌互背。

  四、细背古诗

  这首古诗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举头──低头

  五、检查背诵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后记〗

  对于古诗部分,学生背得很快,但总是把个别字音背错,以后应注意纠正,加强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需认读的生字:

  目 耳 头 米

  2、学习书写:

  ⑴ 通过课件观摩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占位。

  自己说说,和同桌说说,书空练习。

  ⑵ 集体学习“目、耳、头、米”的写法。

  ⑶ 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扩词练习:

  用“目、耳、头、米”组词,看谁说得多。

  三、我会说

  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景色,说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纠正生说的不当之处。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目 耳 头 米

  〖教学后记〗

  学生观察字的占格位置比较仔细,我在黑板上范写时,有笔画没占准都给指出。在说夜色时,多数能说出夜晚的美。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19

  教学内容: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静夜思》,并能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及其和新歌搭配在一起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并联想自己学过的古诗,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

  教学重点:

  本课中学习歌曲的旋律,学会四拍子的指挥是一方面,更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源远流长的唐代文学――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搭配而创造出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曲谱学唱和二声部的合唱训练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环节。

  教学用具:

  录音机、歌曲伴奏、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的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

  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的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

  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同学们对诗歌很是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而很快猜到了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同学们的知识很渊博。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生:有《静夜思》……

  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以李白的《静夜思》为词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师:我们先来聆听一次,感受曲调的抑扬顿挫。

  生:初听,感受音乐。

  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了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时,就应该更加有味道、更加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带动作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们丰富的情感。

  生:共同朗诵

  师:诗词写得多感人啊。体现出诗人王维的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

  1.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注意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得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2.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

  3.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利用循环呼吸法。

  4.在美妙的歌声中,真想动情地舞蹈,但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就利用上肢运动来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这首歌曲,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因为你们还小,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等长大了也许为了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就能体会到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了,看到了月亮会更加想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在明年的中秋节那天,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领唱等来练习等,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五、拓展

  师:看到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涨,老师突发奇想,想借助这小小的教室作为我们的舞台,来开一个“古诗词朗诵音乐会”,也就是古诗新唱,同学们是否有兴趣?

  生:有!

  师:那么老师就选用依靠首《读唐诗》的片段来作为演唱会的开场曲。(播放《读唐诗》)。

  师:心细的同学一定在开场曲中发现了很多的诗歌,能说说都有哪些诗歌吗?

  生: (略)

  师:那在这些诗词里面,我们回忆一下,哪个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歌曲?

  生:有《咏鹅》和《江雪》。

  师:谁来做第一个登场的歌手?

  生:分别演唱《咏鹅》和《江雪》。

  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利用起来,创编成自己的古诗新唱呢?

  生: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我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一个小片段)

  师: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

  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

  生2:……

  六、小结

  阶段目标:学生们已经能够体会到古诗新唱的乐趣,有了词再配上适当、协和的乐曲使得古诗更加完美,更能烘托出其中的含义。

  师:同学们的创编能力真得很强,我想唐代的那些诗人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为他们的诗歌配上了那么优美的旋律。好了,今天的演唱会到此结束,能够举办得这么成功,要感谢各位编曲家、各位歌星的参与和登台演出,谢谢,再见!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0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思、故、乡、低”,认识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写生字并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古诗?用你最美的声音背给大家听,谁愿意展示?

  2、课外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今天再跟老师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

  二、了解作者,知诗题。

  1、他是谁写的古诗呢?(李白)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学生说,简介李白)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李白作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师板书学生说笔画),齐读课题(2遍)。

  3、这三个字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吗?(加一加,组词)

  4、依次组词(安静)(夜晚)(思念)板书。用词语来记字也是一种识字方法。

  5、大家看“思”字,不仅要求我们认识,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一个字(打开书43页),仔细观察占格,在笔画上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特别提示的(样子、位置)用你的眼睛仔细发现。(横中线、竖中线)特别的位置要特别注意。

  6、范写(边写边强调),心比平时扁一些,给田让出位置。

  7、练写展示(2—3个,评议)

  三、初读古诗。

  1、这是一首特别熟悉的古诗,就不自由读了,开火车读。注意读音,学古诗第一件事情就是读正确。(板书:正确)(开火车读、齐读)

  2、诗读得很正确,但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吗?(床、光、望字卡贴黑板上)指名认读并组词。

  3、这三个生字是我们这课需要认识的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关注音节,发现了什么?(都有ang)

  4、再找找看,诗中哪些字还带有韵母ang。

  5、如果仔细观察,在古诗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尤其在句子的末尾一个字,它们往往都有相同的韵母,诗人这样写,就是为了让这首诗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不信,我们再读读看。(齐读)

  6、我们把这几个字再放在这里(霜、乡贴黑板上),“乡”不但是要认识的,还是要写会的生字。在本课中,乡可以和哪个字组成词语?(故,贴黑板上)

  7、我们来写一写这组字,打开书,认真观察,这两个字“故、乡”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8、范写。强调“故”字部首。(攵,反文,一撇,二横,第三笔撇起笔在横的中间,要注意位置)

  9、再观察“乡”,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起笔位置)

  10、范写。(特别提醒大家,写“乡”字时,心里要有两个竖道,两条竖线起什么作用呢?帮你把乡字立起来。写时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两边要齐平,要这个字立起来。)

  11、练写。(各写一个字,评议2-3个)

  四、再读。

  1、读诗除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板书),连词成句。

  2、自己照着书练习,读出节奏。(自由读两遍)

  3、指名读,读出节奏。(3个)

  4、让我们渐渐走近诗中,齐读。

  5、范读(举头、低头动作)

  6、有没有随老师的朗读走进诗中?指名读,放慢一点。(3个)

  7、有没有注意老师读的时候做了两个动作,什么动作?(出示举、低)

  8、出示图片,猜分别代表那2个字?

  9、不仅会认,还要会写。范写。(低)

  10、练写低,评议。(写一个,评议2-3个)

  11、想象动作,再读。(同桌互读,齐读)

  12、学古诗,除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13、在安静的夜晚,李白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目光放到前两行,从前两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4、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李白翻来覆去睡不着,睁开眼睛一看,眼前白花花的一片,以为是那寒冷的冰霜,结果仔细一看,是月光。带着这样的想法,再读前2句。(指名读3个,齐读)

  15、他站起来往前走,看到了明月,这时他想到了什么?(故乡)什么是故乡?(老家)有亲戚吗?谁在那里?

  16、李白正是这样,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他可能想到了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多想再看看他们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父母,多想依偎在他们的怀里撒娇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自己的兄妹,他们会在做什么呢?(齐读后2句)

  17、再来看看课题,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在静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亲人)

  18、背诗。(齐背)

  19、月是思念,月是故事,月是想象。带着这节课学到的、体会到的。再背古诗。(齐背)

  五、拓展。

  1、读李白其他写月亮的古诗,学着今天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意思。

  2、指名读,齐读。(《古朗月行》前四句)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1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

  历来的小学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静夜思》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安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三首儿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课文《阳光》,揣摩编者构成这一组课文的意图,不难看出《静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写月亮的,《影子》、《阳光》两篇文章侧重在描写太阳,最后一篇《比尾巴》写出了6中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综合起来,每课都有比喻句,要借助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本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易被学生接受。让我们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思念故乡的乐曲吧!

  三、分析学生

  小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比较好。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在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语音和笔画知识。基于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儿歌的形式来认识学习生字词。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培养阅读语感。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听古诗儿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字词积累: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10个生字:“静”“床”“夜”“光”“举”“头”“低”“故”“望”“乡”,4个会写的字:“头”“乡”“床”“故”;

  2、理解背诵古诗;

  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过程和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以形象的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提出疑问,积极思考,理解诗歌内容。

  2、反复吟诵,背诵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理解诗歌的内涵,想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一)吟诵教学法;(二)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三)配乐朗诵法。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综合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普遍特点后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

  七、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电脑、网络、课件、视频、多媒体展示平台。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静夜思》儿歌版、谜语、生字卡片,《静夜思》背景音乐。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兴趣,导入新课

  1、师: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谜语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有个东西‘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镰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么?”出示课件,揭示谜底。接着学生的反应,“是的,是月亮。老师在给大家看一幅有月亮的画,不同的是它的旁边还有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和月亮有

  什么关系?”展示课件,进入古诗学习。

  (设计说明: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本节以谜语游戏进入新课,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握重难点

  1.老师先吟诵一遍,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培养语感;然后请学生说他们所不认识的字,老师把字写在黑板上。并把需要掌握的字以课件形式出示。

  3.请学生说说如何识记这些字,边学字边掌握古诗大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求思路,把握重难点。)

  在这个环节,根据生字学习内容。比如当学到“思”字时,问学生“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呢”?(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心”),再问学生“思”是什么意思?(思念)在什么时候思念?(静静的夜晚)他在思念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1—2分钟后回答。当学生在读了古诗之后,明白了作者在思念故乡?随即问学生故乡的意思,此时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使他想起了家乡?(月亮)诗中说他是如何看到月亮的呢?(举头)什么是举?通过“举”字的学习,明白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为太思念故乡,以至于他都把月光看成了“霜”。进入到“疑是地上霜”一句的学习。通过反复的吟诵、引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韵味及意境,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意。这样,既了解了古诗的大意,又对生字的识记比较深刻。

  (设计说明:这个部分的学习主要是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并且记住字词。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检测训练,巩固重难点

  游戏一:听儿歌《静夜思》

  游戏二:摘月亮。把事先做好的弯月亮的卡片拿出来,卡片的背面写上生字。请学生上台摘月亮。谁能把卡片后面的生字读对,摘下的月亮就给谁。

  游戏三:谁是小李白。与古诗《静夜思》相配的音乐,投影片(十五夜晚、明月当头照的情境)。播放音乐,由学生模仿着李白的样子,对着美丽的夜景,吟诵《静夜思》。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评选出班里的“小李白”。

  (设计原由:经过上面一环接一环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达到了高峰,所以检测训练这方面我主要通过两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练习吟诵。)

  (四)视频欣赏,老师归纳

  1.集体朗诵一遍,播放一段视频。

  2.老师总结:

  (1)作者简介,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写过很多有名的诗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很多很多的诗。

  (2)字词回顾

  (3)写作契机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设计说明: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字,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亲情的可贵。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作者不作为重点介绍,让同学了解即可;而文章的写作契机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诗歌,让他们懂得亲情的可贵,也能过更好地融入。诗人的契机这一部分用讲故事的语气讲出来。)

  (五)结束语

  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亲爱的同学们:故乡,给我们一种深厚的温暖;亲人,是我们永远的保护神。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要珍惜亲情,时时记住给家人一个问候。

  (六)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2、制作月亮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生字,互换卡片学习。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静夜思》的大意以故事的形式讲给父母听,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与父母互动;在生字掌握这方面,不用死板地抄写方式,而让他们动手做卡片,激起学习的情趣。)

  九、板书设计

  月亮

  抬头思念

  诗人故乡

  低头

  (设计说明:板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以简单明了为主。)

  十、设计思想及特色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示,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蒙童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新课标还指出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进入书面阅读以后,才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必须强化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认读,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环节,扫除文字障碍,让学生认真读读全篇课文,把文章读通,读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积累作为重点,并采取游戏的方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综观整个教学设计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本文的讲授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讨论法和朗读法的语文教学法,设计中充分贯彻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法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努力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并与之共同学习、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思想内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本文利用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有所改进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充分、深入地投入学习。大屏幕以及视频的播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灵感,帮助他们更好的识字,理解课文;而且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第三,采取游戏的方式教学,把“教、学、做”合一,激发学习兴趣,寓教学于快乐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

  第四,落实精读,注重培养语感。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这些也许是这一节课最大的收获!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2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资料的形象反映,可帮忙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推荐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到达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透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用心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资料。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向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⑴小组交流。

  ⑵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⑶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⑴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⑵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⑵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⑷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⑴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⑵配乐朗读。

  ⑷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⑵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⑷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⑵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加粗字的意思:

  ⑴( ),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②不信( )

  ⑵举头望明月,( )。

  举:①向上抬();②全()。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4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生字思、疑、霜、故,理解诗句。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三、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静、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思、疑、霜、故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第二课时

  一、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8.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9.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二、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疑、故两字左右两部分要写紧些,思和霜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要摆放合适。

  (三)教师范写,学生独立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三、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四、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朗读古诗和认字。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1)小组交流。

  (2)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3)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1)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2)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3)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1)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2)配乐朗读。

  (3)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1)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2)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3)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2)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

  ②不信()

  (2)举头望明月,()。

  举:

  ①向上抬()

  ②全()

  七、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静夜思教学设计教案

  八、板书设计:静夜思

  九、课后反思: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6

  一、介绍作者

  1、教师出示中秋赏月图

  问: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人们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屏幕演示:李白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导入课题

  1、在这时候,李白又在干什么?(学生们大胆猜测)

  2、故事导入: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教师板书课题。

  三、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1鼻胪学们自由地读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和难认的字,就找拼音朋友帮帮忙。

  2再次读诗,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

  1)出示全诗,生字在诗句中出现。指名读。(相机点拨:“静”、“疑”、“霜、“故”“乡”组词语,做动作理解“举”、“望”。)

  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

  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畅。(出示诗句与词语)

  3币导学生理解“故乡”:同学们,能大声地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用一句话介绍你的家乡吗?(引导学生用“家乡”说话,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故乡”两个字的

  四、朗读全诗,理解感悟

  1师:同学们都爱自己的家乡,那大诗人李白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已久,他想自己的家乡吗?自由地多读读古诗,思考老师的问题。

  2鄙答: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师: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的动画。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

  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

  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

  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3苯岷喜逋迹说说如果你是作者,站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会想到什么,心情又会怎样。生答:当诗人望着圆圆的月亮时,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感到十分的孤独。

  4贝着这样的心情,在音乐声中再次朗读古诗,渲染气氛。

  5蹦敲矗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会如此悲伤?读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重点理解“霜”,可出示秋天霜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再结合插图,让学生知道月光照到地上就好像地上铺了一层霜。)你能读好这一句诗吗?

  6、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创设情景,吟诵古诗

  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他多孤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

  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

  3、思念亲人——孤独地读诗

  想到了亲人:会想到哪些亲人呢?(父母、孩子、妻子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孤独地读诗,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

  过渡:李白的这首诗写得多好啊!直到现在,每当月圆之时,想家之际,许多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都会含着眼泪吟颂它。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吧!

  学生们读诗

  六、指导书写“故乡”

  1、观察占格

  2、小组交流

  3、描红书写

  4、展示

  七、作业

  1、把《静夜思》这首诗读给家长听。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静夜思

  ——李白·唐朝

  望明月

  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7

  一、教材简说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自学古诗,说说已经认识哪几个字,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正确。

  (2)本课十个生字中,“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生字的巩固。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还可用“大转盘”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

  (4)结合“故”的认记,认识“攵”这个偏旁。

  2.写字。

  本课要求书写的4个字可分两类。“目、耳”要注意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米”要提示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笔画不同,“头”的最后一笔是“点”,“米”的最后一笔是“捺”。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加深记忆:大—头。

  (二)朗读感悟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生自由读,说说在读这首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启发想象,熟读成诵。播放柔和的音乐,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做边读,熟读成诵。

  (三)课后练习

  “我会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在学完这首诗后,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时纠正发言时的一些语病。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说话的内容更加充实。

  (四)实践活动

  古诗朗诵会:每个同学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进行一次古诗朗诵比赛。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

  1.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2.配乐朗读《静夜思》,想象诗歌画面。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五)复习生字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六)书写指导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实践活动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可用图画来展示。

  五、资料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名诗欣赏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8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课件投影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指名说说

  ⑷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学生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师范读

  ⑷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学生练读

  ⑹指名朗诵

  ⑺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没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所幸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来点评,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让其他同学也站起来读,还通过范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配乐齐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这一环节,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识字教学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分层次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生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出示打乱的.生词,让学生“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当学生基本能读后,在加大难度,把拼音去掉,剩下生字及词让学生再来挑战认读,还加入“转盘认生字”的游戏,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让他们互相交流,补充,充分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悟教学,是这节课最为成功的地方。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幅幅生动的插图。如:出示《静夜思》背景插图,李白的图象,以及理解“霜”这个词时出示的图片等等,还有富有动感的练习题,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教学世界的欲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29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资料的形象反映,可帮忙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推荐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到达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透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用心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资料。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向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范文30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反映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光、床”6个字。

  2. 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之情。

  媒体运用:ppt

  预设过程

  (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背诵展示)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齐读课题。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说说听出了什么?(慢,忧伤,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思念的滋味你尝到过吗?指名说。带着思念的感受读题。

  2.自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四、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3.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1、多种形式复习二类字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齐读课题《静夜思》)

  3、齐读课文。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1.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1

  一、概述

  《静夜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6的资料。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资料的形象反映,可帮忙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完美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潜力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反文旁。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的经典篇

  章,早已烂熟于心。因此针对这一实际,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完美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五、教学策略选取与设计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

  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完美的意境。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

  六、教学资源设计

  1、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ppt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这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望着月亮,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圈出本课的生字,把不认识的生字与同桌交流。

  3、指生读古诗正音。

  4、听课文朗读。

  5、读后交流:你明白了什么,想明白什么。

  (三)辨形正音,合作识字。

  1、出示:“静、床、光、望、乡”10个生字,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样记住这个偏旁?

  2、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互认,开火车认读生字。

  4、“摘星星”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四)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情绪?(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齐读前两句。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齐读后两句。

  4、“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

  5、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

  6、齐读古诗。

  7、背诵古诗。

  (五)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什么。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六)、拓展阅读,体会运用。

  翻开阅读资料,自读儿歌,学生间互相帮忙,找到这天学过的生字,圈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七)、随堂写话,巩固运用。

  用这天学过有四个字组词,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能够用拼音代替。

  八、教学评价设计

  读古诗好的同学得到同学们的掌声;识字好的得到苹果粘贴;写字好的得到笑脸;摘星星的得到星星粘贴;组词造句好的树立模范。

  九、教学反思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能够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能够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备注:

  1、教学设计评价是可选项,鼓励教师添加,设计一些评价量规。

  2、教学反思是课后实践后再添加的,在初次提交教学设计中不需要添加。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2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 、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3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棒

  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课时。

  预习: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由复习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初读课文,借助汉语读准字音。

  1、 朗读全诗,对照生字表,在诗中画出来。

  思考:全诗有几行,有几句话?(全诗有四行,有两句话。)

  2、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进行正音。

  四、讨论交流,理解诗中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1、 轻声自由读诗,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质疑。

  2、 先弄懂静夜思每个字的意思。静,安静;夜,指夜晚;思、思念。

  3、 然后让学生观看插图:说说诗人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 让学生结合每个字的意思和插图内容讲讲诗题的意思,(在寂静的夜晚诗人望着明月思念自己的家乡。)

  5、学习古诗第一句。

  (1) 由朗读第一句诗,思考:读懂了什么?

  (2) 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地方。

  (3) 讨论不懂的`词语,再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句意。

  (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光这里指的是月光。疑是怀疑的意思。)

  (4) 提问: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明亮的月光的,诗人觉得月光好像是什么?想象一下,/article/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5) 同桌互相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6) 练习朗读第一句。

  (7) 总结学习第一句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分组学习第二句。

  5、 学习古诗第二句。

  (1)分组学习。先读句,然后议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最后将词语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全班进行交流。结合插图,理解句意。

  (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故乡就是想念故乡。全句可以理解为:抬起头来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在外,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3)让同学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应该怎样朗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五、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要读出节奏、韵脚,带着作者的情感进行朗读。

  六、照着板书和结合插图,说说全诗的意思。

  七、同学们议论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集体朗读全诗。

  2、小组议论古诗的意思。

  3、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soft/,掌握字形。

  1、自己自学生字,想想它们是由几笔写成,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

  2、全班交流学习。

  3、口头组词。

  三、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后记: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板书 6 静夜思

  所见所思

  所思所感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4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过程与方法:1、获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2、获得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 (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请举手说说好吗?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5

  课前透视《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 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信息资料

  1、 课件或挂图,朗诵配乐磁带,生字卡片。

  2、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切入举偶

  1、 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话平台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自读

  1、 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2、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3、 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4、 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识字

  1、 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2、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 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 开火车认读生字。

  5、 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 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熟读

  1、 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2、 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3、 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

  写字

  1、 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2、 汇报。

  3、 教师范写。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4、 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让自己满意。

  5、 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教师注意对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评讨论和评议时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第二课时导入

  1、 游戏:大转盘。(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2、 齐读古诗。评读1、 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 组内互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感悟

  1、 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2、 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 你或者你的亲人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挖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质疑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背诵

  1、参照插图,边想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可以同座背,组内背,自由找伙伴背。)

  3、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4、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配乐)

  写字

  1、大屏幕出示“头、米”,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要掌握重点笔画的位置,汉字基本上能写端正。)

  2、教师范写。(提示“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4、 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实践

  1、课后练习“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说给同学们听。

  2、古诗朗诵会。(此项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3、 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伴教锦囊词语解释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6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幼儿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古诗。

  活动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幼儿阅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谈话。

  1、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静夜思》。

  2.出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游戏活动准备——感受诗意,朗读古诗。

  1.出示挂图,配上好听的轻音乐。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细细地观察这幅图,看看挂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说,师小结: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井沿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3、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的(幼儿说:难过、伤心、悲哀……)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幼儿回答)

  4、师小结: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师范读,幼儿看着画面,想象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思念情。

  6.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7、小朋友,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轻音乐)生:“看到月亮……”

  三、游戏活动过程——角色表演。

  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2、幼儿接龙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3、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四、游戏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分享古诗《静夜思》。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7

  教学目标:

  1、认识“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10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诵古诗。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思、思念、想念。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悟古诗。

  2、师范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识记生字,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指导认识生字。

  5、检查识记字形情况,互相交流,书空“乡、是、头”。

  五、理解古诗,朗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

  (1)说说自己见过的“霜”。

  (2)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学习朗读古诗,主动汇报学习情况表演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1)男、女生读。(2)分小组读。(3)开火车读。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6、练习背诵。大胆评议,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7、集体背诵古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静夜思》,懂得了家乡和亲人的可爱,还会认了10个生字,学会写了3个生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不断地增长知识。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请同学们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1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扩展阅读范文8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

  历来的小学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静夜思》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安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三首儿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课文《阳光》,揣摩编者构成这一组课文的意图,不难看出《静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写月亮的,《影子》、《阳光》两篇文章侧重在描写太阳,最后一篇《比尾巴》写出了6中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综合起来,每课都有比喻句,要借助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本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易被学生接受。让我们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思念故乡的乐曲吧!

  三、分析学生

  小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比较好。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在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语音和笔画知识。基于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儿歌的形式来认识学习生字词。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培养阅读语感。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听古诗儿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字词积累: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10个生字:“静”“床”“夜”“光”“举”“头”“低”“故”“望”“乡”,4个会写的字:“头”“乡”“床”“故”;

  2、理解背诵古诗;

  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过程和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以形象的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提出疑问,积极思考,理解诗歌内容。

  2、反复吟诵,背诵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理解诗歌的内涵,想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一)吟诵教学法;(二)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三)配乐朗诵法。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综合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普遍特点后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

  七、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电脑、网络、课件、视频、多媒体展示平台。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静夜思》儿歌版、谜语、生字卡片,《静夜思》背景音乐。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兴趣,导入新课

  1、师: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谜语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有个东西‘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镰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么?”出示课件,揭示谜底。接着学生的反应,“是的,是月亮。老师在给大家看一幅有月亮的画,不同的是它的旁边还有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和月亮有

  什么关系?”展示课件,进入古诗学习。

  (设计说明: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本节以谜语游戏进入新课,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握重难点

  1.老师先吟诵一遍,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培养语感;然后请学生说他们所不认识的字,老师把字写在黑板上。并把需要掌握的字以课件形式出示。

  3.请学生说说如何识记这些字,边学字边掌握古诗大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求思路,把握重难点。)

  在这个环节,根据生字学习内容。比如当学到“思”字时,问学生“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呢”?(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心”),再问学生“思”是什么意思?(思念)在什么时候思念?(静静的夜晚)他在思念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1—2分钟后回答。当学生在读了古诗之后,明白了作者在思念故乡?随即问学生故乡的意思,此时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使他想起了家乡?(月亮)诗中说他是如何看到月亮的呢?(举头)什么是举?通过“举”字的学习,明白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为太思念故乡,以至于他都把月光看成了“霜”。进入到“疑是地上霜”一句的学习。通过反复的吟诵、引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韵味及意境,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意。这样,既了解了古诗的大意,又对生字的识记比较深刻。

  (设计说明:这个部分的学习主要是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并且记住字词。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检测训练,巩固重难点

  游戏一:听儿歌《静夜思》

  游戏二:摘月亮。把事先做好的弯月亮的卡片拿出来,卡片的背面写上生字。请学生上台摘月亮。谁能把卡片后面的生字读对,摘下的月亮就给谁。

  游戏三:谁是小李白。与古诗《静夜思》相配的音乐,投影片(十五夜晚、明月当头照的情境)。播放音乐,由学生模仿着李白的样子,对着美丽的夜景,吟诵《静夜思》。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评选出班里的“小李白”。

  (设计原由:经过上面一环接一环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达到了高峰,所以检测训练这方面我主要通过两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练习吟诵。)

  (四)视频欣赏,老师归纳

  1.集体朗诵一遍,播放一段视频。

  2.老师总结:

  (1)作者简介,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写过很多有名的诗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很多很多的诗。

  (2)字词回顾

  (3)写作契机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设计说明: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字,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亲情的可贵。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作者不作为重点介绍,让同学了解即可;而文章的写作契机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诗歌,让他们懂得亲情的可贵,也能过更好地融入。诗人的契机这一部分用讲故事的语气讲出来。)

  (五)结束语

  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亲爱的同学们:故乡,给我们一种深厚的温暖;亲人,是我们永远的保护神。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要珍惜亲情,时时记住给家人一个问候。

  (六)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2、制作月亮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生字,互换卡片学习。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静夜思》的大意以故事的形式讲给父母听,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与父母互动;在生字掌握这方面,不用死板地抄写方式,而让他们动手做卡片,激起学习的情趣。)

  九、板书设计

  月亮

  抬头思念

  诗人故乡

  低头

  (设计说明:板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以简单明了为主。)

  十、设计思想及特色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示,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蒙童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新课标还指出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进入书面阅读以后,才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必须强化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认读,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环节,扫除文字障碍,让学生认真读读全篇课文,把文章读通,读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积累作为重点,并采取游戏的方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综观整个教学设计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本文的讲授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讨论法和朗读法的语文教学法,设计中充分贯彻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法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努力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并与之共同学习、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思想内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本文利用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有所改进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充分、深入地投入学习。大屏幕以及视频的播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灵感,帮助他们更好的识字,理解课文;而且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第三,采取游戏的方式教学,把“教、学、做”合一,激发学习兴趣,寓教学于快乐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

  第四,落实精读,注重培养语感。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这些也许是这一节课最大的收获!

  • 相关推荐

【静夜思教学设计实用30份】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