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优美作文> 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

发布时间:2023-06-18 08:16 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范本1

  【原文】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卷四·劝学》)

  【参考译文】

  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其中父亲还在的可以看出来,其中有老师的`也可以看出来。对那些父亲、老师都不在的,其他人又能怎么样呢?”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怕不是遇难了吧。”曾点说:“即使他要死,我还活着,他怎么敢自己不小心遭祸而死!”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颇渊最后才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颇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行:走 ②于:在 ③事:侍奉 ④使:派遣

  ⑤期:约定的时间 ⑥彼:他 ⑦何:怎么

  3.“古之贤者”得到师傅真传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

  本文给人的启示是:

  答:尊师 作为学生一定要尊重老师,这样才能得到老师的真传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人们常言道:言多必有失,而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是指在说话方面沉默寡言而敏于实干之人。在日本作家渡边醇一创作的小说《钝感力》中的S君是日本某知名医院的实习研究生,他的导师十分严厉,经常对他犯的错误横加指责。同学们都看不下去了,但S君还是以宽厚的笑容和极强的执行力一一按照导师所指责的进行改正。后来,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忠厚的人品,S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院长,并且成为日本颇具知名度的手术首席。

  尽管S君不善言辞,但他正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代表人物。他不与老师顶撞,而是选择听取老师的建议,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的手术规范,最终因为严谨的态度和极强的执行力,获得自己应有的回报。

  泱泱华夏,自然也不缺这样的典范。原清华校长梅贻琦曾经被人尊称为“寡言君子”。在他当年参加录取考试放榜之时,许多考生一拥而上前去看榜,有的欣喜苦狂,有的垂头丧气,有的痛哭流涕,但人群外的梅贻琦显得分外冷静,直至所有考生退下后他才去看榜。在平时与学生讲话时,原先校长的长篇大论的“废话”也被略去,讲话也显得言简意赅,但他刻苦钻研学且为人正派,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敬仰。

  即使他没有四处宣物自己的道德,但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显示着自己道德水平的制高点。那使他不曾“敏于言”但“敏于行”的表现足以让人心悦诚服。

  沉默,并不代表没有能力发声,而是一种更显深沉的资本。

  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发出喧哗聒噪之声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装满的瓶子,而大海从来都是寂静无声的,但是谁也不能说大海不够辽阔和雄奇。

  常常逞口舌之快的人总是很难做到最好,而做到最好的人,却往往都是能耐下心去,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人。“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少说话,多做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接近一个“君子”。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2

  原文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译文

  陶侃在广州没有事,常常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担任不了重大责任,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

  陶侃聪慧敏捷,恭敬勤奋,整日盘着腿正坐,司令部所有的事情,检查管理,从不遗漏,没有一点空闲。他常对他人说: "大禹是圣人,还如此珍惜很短的`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更应珍惜时间,怎么可以只想着吃喝玩乐呢,活着的时候不能有所贡献,死了以后不能留名,这是自己糟蹋自己啊!”

  1、辄:常常

  2、甓:砖

  3、斋:书房

  4、致力:努力恢复

  5、中原:今河南一带

  6、优逸:安逸

  7、不堪事:担任不了重大的责任

  8、恭:谨慎

  9、敛膝:盘着腿

  10、危坐:正坐

  11、检摄:检查管理

  12、大禹:夏朝第一个君主,曾治过水

  13、逸游:安逸舒适、醉生梦死

  14、闻:留名

  16、自弃:自己糟蹋自己、放弃自己

  17、军府:司令部

  18、逸游荒醉:吃喝玩乐

  人物介绍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

  出处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3

  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①,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②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 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注】 ①九节筇(qióng):一种竹杖。②唶(jiè):赞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之可茹 茹:吃

  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

  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

  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因号之为“匡山” / 不如因善遇之

  B.蛟龙潜于其中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可挈尊罍而饮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今乃以‘看松’名庵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3分)

  ①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②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③嘉树贴贴地上如荠 ④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⑤日歌吟万松间 ⑥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A.①③④ B.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优美,引人入胜。

  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相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松庵”。

  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5分)

  ⑵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5分)

  参考答案:

  9.B(3分) 10.D(3分) 11.C(3分) 12.B(3分)

  13.(10分)

  ⑴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⑵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4

  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 ):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习示之( )

  4.然时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为戏( )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江之麋

  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猎 2.靠近 3.给看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5

  注释:①诚:同成;②政廷:古代官职名;③还:这里应读xuán,作掉转讲;④阿:私,偏袒;⑤斧锧:亦作 斧质 ,即斧子与铁鍖,古代刑具。行刑时置人于鍖上,以斧砍之;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王 使 为 政 廷

  (2)于 是 乎 伏 斧 锧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动必缘义:_______________ (2)还车而返:_______________

  (3)石渚辞曰:______ _____ (4)上之惠也:_______________

  【小题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

  【小题4】.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

  本文主要运用了 论证方法。(3分)

  【小题5】.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用自己的话说说,石渚的忠且孝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

  答案

  【小题1】(1)王/使 为 政 廷

  (2)于 是 乎/ 伏 斧 锧

  【小题1】遵循;返回;推辞、谢绝;恩惠

  【小题1】追捕罪犯但没有追到,怎么(难道)一定要惩处你呢(吗)?

  【小题1】论点: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小题1】围绕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执法者枉法宁愿处死,这个事实来回答即可。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6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①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②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虞兮虞兮奈若何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汉骑追者数千人今者项庄拔剑舞

  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如今我为鱼肉,何辞为

  D.不忍杀之,以赐公具告以事

  【小题3】以下的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项是()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汉所骗,部下只剩二十八骑,陷入泥泽地,伤亡惨重。之后汉军数千人追来,项王只好引兵向东,逃到东城。

  C.为了证明天亡我也,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官二人,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小题5】文言文翻译。(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3分)

  (3)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4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1)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3分)

  (2)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3分)

  (3)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4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壁:名词活用作动词,在扎营。

  【小题2】

  试题分析:者:的/表提顿,不译A项:若:你;C项:为:语气助词,呢;D项:以:把。

  【小题3】

  【小题4】

  试题分析:B项:应是到东城才剩下二十八骑。原文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小题5】

  试题分析:(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白衣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以: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2)骑:动词活用作名词,骑兵;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大意1分

  附:文言文翻译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7

  虎门节马

  节马者,都督陈连升之马也。庚子冬,沙角陷,公父子死之。马为逆夷①所获。至香港,群夷饲之不食,近则蹄击,跨则堕摇,逆怒刀斫②不从。放置香港山中,草亦不食,向沙滩北面悲鸣。必以手捧之,若置地,则昂首而去,以其地为夷有也。每华人围视,指为陈公马,即泪涔涔下;或呼能带归,亟摇尾随之。然逆终不肯放还,以致饥饿骨立,犹守节不变。道光壬寅③年四月,马卒于香港。

  【注释】①逆夷: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这里指当时侵略中国的英军。②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削。③道光壬寅:即1842年。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则昂首而去( )

  (2)指为陈公马( )

  小题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呼唤着马,说能带着它回去,马就急忙摇着尾巴随他回家

  B.有人呼唤着马,说能带着它归还给主人,马就急忙摇着尾巴追随

  C.有时马呼叫着,盼望着有人带它回去,马就急忙摇着尾巴追随它

  D.有人呼唤着马,说能带着它回去,马就急忙摇着尾巴追随她。

  小题3:马放置香港山中,草亦不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它守节不变的具体表现。

  小题4:节马者,都督陈连升之马也。由马见人,人和马的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各2分)(1)离开 (2)是

  小题2:A

  小题3:(2分)以其地为夷有也

  小题4:(3分)忠于祖国(维护民族尊严)(2分;若答热爱祖国,得1分;答抗击侵略者,得0分)勇于牺牲(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等)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去这里古今异义,离开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这里注意或不特指某人,归指回家,不指归还。比较A最正确。

  小题3: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学生正确理解守节不变的具体表现。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8

  君子行于道路

  【原文】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卷四·劝学》)

  【参考译文】

  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其中父亲还在的可以看出来,其中有老师的也可以看出来。对那些父亲、老师都不在的,其他人又能怎么样呢?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怕不是遇难了吧。曾点说:即使他要死,我还活着,他怎么敢自己不小心遭祸而死!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颇渊最后才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颇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行:走 ②于:在 ③事:侍奉 ④使:派遣

  ⑤期:约定的时间 ⑥彼:他 ⑦何:怎么

  3.古之贤者得到师傅真传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

  本文给人的启示是: 。

  答:尊师 作为学生一定要尊重老师,这样才能得到老师的真传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9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岁计有余者 ( 年 )B.遂无书不读(于是,就)C.然旋读旋忘 (旋转)D.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毛病)小题2:与“然旋读旋忘”中的“然”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为之怡然称快B.居然城郭矣C.父利其然也D.然数年恒不一见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

  小题4:陈晋之读书法的`核心内容是:(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读书只在记牢,那么一天天得就会有长进。

  小题1:熟读记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小题1:C中应为“一会儿”。

  小题1:D中“然”与例句都是“表转折”。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10

  归有光

  呜呼!予娶诚甫之娣,而知诚甫为深。孰谓诚甫之贤,而止于此!盖诚甫之病久矣。自吾妻来归,或时道其兄,辄忧其不久,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诚甫诸从昆弟三人,皆壮健无疾,皆死,而后诚甫乃死,于诚甫为幸。然以诚甫之贤,天不宜病之,又竞死,可悲也。

  诚甫讳希明,姓魏氏,世为苏州人。诚甫为人,少而精悍,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其少时颇恣睢,莫能制也。已而闻太常②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砺于学,以礼自匡饬。是时诚甫为县学弟子员,与其辈四五人,晨趋学舍。四五人者,常自为群,皆褒衣大带,规行矩步,端拱而立。博士③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每行市中,童儿夹道哗然,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诚甫生平无子弟之好,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苟欲得之,辄费不赀。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以故郡中名士,,多喜与诚甫交。每之郡,丛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去其家数里,地名高墟,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赋》,以著其志。诚甫补④太学生,三试京闱⑦不第,以病自废。居家,犹日裒⑥聚图史。予时就诚甫宿,诚甫早起,移置纷然。予卧视之,笑其不自闲。诚甫亦顾予而笑,然莫能已也。虽病,对人饮食言语如平时。客至,出所藏翻阅,比罢去,未尝有倦容。终已不改其所好。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

  诚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年三十九。

  [注]①行状:一种文体,是对死者生平的概括。②太常:诚甫的伯父。③博士: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④补:补录。⑤京闹:指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⑥裒(póu):收集。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知诚甫为深 知:了解 B.自吾妻来归 归:出嫁

  C.天不宜病之 病:生病 D.以礼自匡饬 饬:整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诚甫书生雅趣的一组是(3分)

  ①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 ②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③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 ④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

  ⑤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 ⑥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诚甫乃作者妻兄,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后因病早逝,终年39岁,作者对此悲痛不已,深责于天。

  B.诚甫小时顽劣,没人能管,后在伯父训导下,立志于学,规行矩步,庄重有礼,即使面对嘲笑也泰然自若。

  C.因为向善,诚甫成人后未沾染上富家子弟的不良喜好。平生爱藏书读书,生病时,也是拜读不辍,不改其乐。

  D.归有光选取诚甫生活中的一些琐屑之事,用深情的笔触加以叙述,将人物形象描写得真切感人,呼之欲出。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3分)

  (2)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3分)

  (3)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忠愍【注】赞成上意。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

  【注】寇忠愍:寇准,字忠愍。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9.(3分)C(病:使动用法,使……生病。)

  10.(3分)D(①表明诚甫精悍;②表明诚甫从容淡定;⑥表明诚甫仕途多舛。)

  11.(3分)A(“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的分析与原文不符。诚甫病了很久,他的妹妹担心他将不久于人世,这说明诚甫的身体并不好。)

  12.(9分)(1) 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为所动(或“诚甫不被他们动摇”)。(“目”、“异”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2)(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之”、“率”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3) 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生产聚畜”、“膺”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呜呼!我娶了诚甫的妹妹为妻,因而了解诚甫算是深刻的。谁说诚甫的贤能,仅仅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诚甫病得太久了。从我妻子过门起,有时说起她哥哥,就担忧他将不久于人世,以至于潸然落泪。不久我妻子去世,时至今日已有八年,诚甫的三个堂兄弟,都身体强壮健硕,没有疾病,他们都死了,然后诚甫才死,对于诚甫来说也算是幸运了。然而,以诚甫的贤能,老天就不该让他生病,又最终让他死去,真是可悲啊!

  诚甫名希明,姓魏,世族是苏州人。诚甫为人,早前精明强悍,有所作为,凡是从他心里生出的意愿,就没人能阻挠。他小时候很暴戾、狂妄,没有人能制止他。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导,忽然有所感悟,就立志于学,用礼仪匡正自己的言行。这时诚甫做县学秀才,和同辈的四五人,每天早上跑到学舍去。四五人常常结为一群,都宽衣博带,规规矩矩地走路,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被他们动摇。每次行走市集中,孩童们站在市集两边吵闹喧哗,然而诚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神态自若。

  诚甫生平就没有纨绔子弟的嗜好,唯独购买几千卷书籍,以及古代书法名画,如果想得到它,就不计算费用多少。他乐于行善仰慕正义,常常流露出神情愉悦的神情。因此,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欢与诚甫交往。(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距离他家几里远的地方,有一处地方叫高墟,诚甫喜欢它的幽静及优美,在那里修筑了别墅。祝枝山写了一篇《高墟赋》,用来表明诚甫的志趣。诚甫补录为太学生,多次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都落第了,后来因为生病了,自己中止了应试。他卧病在家,仍然每天收集图史典籍。我常常前往诚甫家住宿,诚甫早晨起来,把书移动放置得很杂乱。我躺在床上看他,笑他不让自己清闲。诚甫也回过头来看着我笑,然而却不停止翻书。虽然生病,和人吃喝说话也如平常一样。有客人来,拿出所藏书籍给客人翻阅,等到客人翻看完离开,不曾有疲倦的容色。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的爱好。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

  诚甫死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龄三十九岁。

  13.(3分)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每线0.5分,超过6处按0分计算。)

  【参考译文】

  景德年间,河北发生战事,皇上想亲临澶渊,朝廷内外意见不一,唯独寇准赞同皇上的想法。皇上乘坐车驾刚刚渡过黄河,敌人的骑兵就纷纷涌出,到了城下,人们情绪慌乱,喧闹不止。皇上派人暗中察看寇准在做什么,而他正在中书酣睡,鼾声如雷。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稳定军心,就把他比作谢安。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扩展阅读范本11

  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注,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属之廷尉 属 (2)而更重之 重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小题3】读完全文,你觉得张释之的可贵之处在哪里?(2分)

  答案

  【小题1】(2分)交付 加重

  【小题2】(4分)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有的。(也就是皇帝和百姓应该共同遵守的。)

  【小题3】(2分)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没有阿谀奉承,而是秉公执法。(只写秉公执法1分,还应写出他对皇帝的态度才可得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属之廷尉的属是交付的意思。而更重之的重是加重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者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翻译时要翻译出句式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小题3】试题分析:从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唯陛下察之。可得到张释之的为人及他的可贵之处。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点评:分析典型人物形象,要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与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及其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

  • 相关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君子行于道路(精选一篇)】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