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实用文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

发布时间:2023-06-18 08:16 实用文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1

  1.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3.

  慭慭然,莫相知。(《黔之驴》)

  4.

  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

  5.

  洛阳亲友如相问。(《芙蓉楼送辛渐》)

  6.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7.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

  8.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9.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10.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11.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12.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13.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

  14.

  假托众姊妹相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解析:

  1.他,指代愚公。语境是大家听了愚公的话后,纷纷同意了愚公的意见。

  2.你们,指代与陈涉一起作佣工的那些穷人们,在语境中,陈涉表达了自己将来如果富贵了不会忘记这些穷弟兄的志向,结果引起了下文中穷弟兄们对他的嘲笑。

  3.它,指代毛驴。在语境中小老虎开始不了解毛驴,很有几分惧怕。

  4.我,都指代诗人贺知章。在语境中是说回乡后,儿童见了我却不认识我,所以儿童才笑问我从哪里来,而不是我和儿童互相不认识。

  5.我,指代诗人王昌龄。在语境中诗人是说如果家乡有人问到我的话,就代我回答。

  6.他,代屠户。在语境中是说狼不敢冲向前,而是盯着屠户,不是说狼和屠户彼此都恶狠狠地盯着对方。

  7.我,代诗人曹操。在语境中诗人是说委屈了那些有才能的人,使他们屈驾来问候我。

  8.我,指代说话人刘兰芝。刘兰芝是告诉其夫焦仲卿把自己休了,而不是互相休了。

  9.你,指代焦仲卿。在语境中这是焦母对儿子焦仲卿恶狠狠所说的`话,绝不答应儿子想把刘兰芝留下来的请求。

  10.她,指代焦母。在语境这是刘兰芝在被休离开焦家时对小姑子交代的话,让她代自己照顾好婆婆。

  11.我,指代刘兰芝。在语境中刘兰芝告诉小姑子在她和同伴们嬉戏时,不要忘了自己,而不是互相不忘记。

  12.他,指代毛一鹭。在语境中是苏州市民在愤怒的情形下追打厉声以呵的毛一鹭。

  13.他们,指代被迫从军的士兵们。在语境中是耶娘妻子跑着送他们,而不是大家互相送。

  14.我,指代杜十娘。在语境中这是杜十娘在斥责李甲时的话,当时假说钱财是众姊妹赠送给我的。

  相字这种类似代词的用法,其特点是相字之后的动词没相应的宾语,所以,相字起的是前置宾语的作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保留着相字的此种用法,如实不相瞒和好言相劝中的相,都偏指动作的另一方。相字的具体翻译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认真推敲,不能笼统地都看作互相、彼此来理解。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1

  “止”字源流

  甲骨文中的“止”字形就像是人的一只脚:上面的三个斜线,代表脚趾头;下面的三角状,代表脚掌。脚趾头简化为三个,说明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图画,而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字符号。

  “止”是一个象形字,本义也就是脚,是“趾”的本字。

  后来。古人在左边加上表示“脚”的“足”字指代脚趾,而则“止”用作动词,意为停住不动,如止步不前。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2

  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在《简化字总表》中抽出了“象[像]”字条。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象”、“像”二字用法原来的分工情况。弄清了它们的原来用法,即掌握了它们的现在用法。

  象:①作名词用,指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如“大象”;②作名词语素用(用来构词,不能单用),表示“形状、样子”,如“形象、现象、气象、印象”;③作动词语素用(用来构词,不能单用),表示“仿效、摹拟”,如“象形、象声”。

  根据以上三个义项所构成的.词语,除上面所举的例子外,还有:象牙、象棋、象限(数学术语)、象征、象鼻虫(昆虫名)、象眼儿(方言词,指斜象眼儿、菱形)、表象、病象、惨象、怪象、迹象、假象、旱象、景象、天象、星象、万象、物象、影象、险象、幻象、虚象、意象、征象、浑象(古代天文仪器)、映象、对象、观象台等等。

  像:①作名词用,指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肖像、画像、塑像、绣像”;②作动词用,表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此共同点,如“孩子的长相像他爸爸”;③作副词用,表示揣度,相当于“似乎”,如“这天色像要下雨”;④作动词用,表示举例,相当于“比如”,如“像刘胡兰这样的英雄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有人认为这个“像”是介词)。其中的前三项还可以作构词的语素用。

  根据以上前三个义项构成的词语(第四义项不能构词),除上面所举的例子外,还有:像章、人像、头像、遗像、偶像、石像、铜像、佛像、群像、图像、录像、摄像、造像、雕像、好像、相像、活像、像样、像话、显像管等等。

  相:是个多音字,表示“互相”和“亲自观看”时读xiāng,这是不会跟“象”、“像”混淆的,但读xiàng的时候,容易跟“象”、 “像”(都读xiàng)混淆。当我们明确了“象”和“像”用法的分工情况之后,就应该着重掌握“相”的两个义项:①表示“容貌、外貌”,如“面相、长相、扮相、相貌、相片、照相”;②表示坐、立等姿态,如“坐相、站相、睡相、吃相”。

  根据以上两个义项构成的词语,除上面所举的例子外,还有:凶相、恶相、丑相、苦相、窘相、亮相、真相、本相、变相、洋相、看相、老相、露相、聪明相、天真相、可怜相、狼狈相、尴尬相、穷形尽相等等。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3

相仿相效成语的解释和用法

  【成语】:相仿相效

  【拼音】:xiāng  fǎng  xiāng  xiào

  【简拼】:xfxx

  【解释】:仿:模仿;效:效法。相互模仿效法。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

  【近义词】:上行下效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相仿相效 成语接龙

  【顺接】:效命疆场 效死勿去 效死弗去 效死疆场 效死疆埸 效死输忠 效犬马力 效颦学步

  【顺接】:百治百效 酬功给效 立功自效 明验大效 上行下效 无施不效 西颦东效 相仿相效

  【逆接】:白衣卿相 白衣宰相 伴食宰相 备位将相 不明真相 出入将相 出将入相 地狱变相

  【逆接】:相与一口 相与为一 相与为命 相与有成 相为表里 相习成俗 相习成风 相互尊重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4

翟老师:你好!

很高兴见到你。读了你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再跟你探讨一下: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问题,我是有困惑的,那就是“相”能不能直接看成代词?我也想这样理解的,但我苦于没有依据,我还不能否定前人做副词理解的老观点。读了你的文章,我很兴奋。但我的疑惑还是没有消除:

一、“相”由本义“相木”引申出“互相”的意义,而“互相”是副词,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互相”指的是双方,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如: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错了吗?“相”有了指代作用,当然就翻译成“你”、“我”、“他”。。。。。。你说“相”是代词,是不是另立新说呢?而另立新说,你就有必要把旧说否定,你不能用一句“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见你的《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来打发吧。

二、“见”不同于“相”,但“见恕”、“见察”中的“见”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呢?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个“见”是不是“代词”?

三、我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偏指一方,不是另立新说,是循例而已,所以,我没有必要做大量论证。你说“相”不是副词,才是另立新说,才是觉得哪样好说就哪样说啊。

四、我把“儿已薄禄相”说成\\\"薄禄的福相”,那是因为你把“相”理解为“福相”的结果。我举出来是说那样理解是不通的。“俸禄少的命相”和“俸禄少的福相”意义相当吗?后者是病句啊!

五、我不能因为“相”放在动词前将它判定为副词,你怎么就可以因为“相”在动词前就判定它是代词呢?

六、我附带说《现代汉语词典》说“见”作助词,那是为了说明不能因为“见”可以理解为“我”,就把它当成代词。再说,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不是没有继承的。文中的例子就是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不是吗?

七、我从来没有说过“相”字只有一种词性,是你粗心了。

祝:寒假愉快! 作者邮箱: syxheiwei@21cn.com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2)(网友来稿)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5

蒋老师,您好!就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4的文章,我想说几个问题,互相探讨吧。

一、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您能够按照“相”做副词用而对那些句子作出语法分析吗?

二、“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您说“好像是错误的”。您有根据吗?您能够也举几个专家的意见吗?要说找根据,我也可以找出来,记得我在“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一文中已经说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6页的注释“[儿已薄禄相]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儿已经是副穷命相”。中学语文网中网对此句的翻译是“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这些翻译者错了吗?

三、关于“会不相从许”的翻译,您文章说“可不可以翻译成‘(我)一定不答应’呢?我文中说的‘可以不译出’,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样翻译比‘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请问:古文翻译是否应该有最恰当的翻译呢?如果您承认“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那么“你的要求”与原文中的哪个词对应呢?是“相”字吗?请看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7页的注释:“[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我(对她)已经没有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很明显,“相”是“你的要求”,这能说“相”是副词吗?

四、您文章说“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和‘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两句中的‘请’就是可以不翻出来的。而代词不翻译出来的怕是很少吧。四、如果这个‘相’作代词理解了,那么,与之近似的‘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 ”“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实有其事。可是,“‘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这就需要商榷了,我觉得您的说法有对的,也有不恰当的。 “君既若见录”的“见”是“我”的意思,请看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君既若见录]既然蒙你记着我。录,记。”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记住了我”。中小学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网把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这样记着我”。“府吏见叮咛”之“见”应当是副词,属于“见字用法”,如“见恕”“见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府吏见丁宁]见字用法,如‘见察

[1] [2]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6

蒋晓辉 老师:您好!

很高兴见到你的文章《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2)》(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2-02),更高兴与您探讨这个问题。现向您推荐田宗昌 和王海军两位老师的文章,以回答您的问题,供您参考。文章如下:

最好要识“相”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解析(教师中心稿)

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3-11-09

陕西兴平华兴中学 田宗昌 王海军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有“乐赋双璧”之称的《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相”字出现的频率极高,量化统计可知,它共出现了十七次。理解好如此之多的“相”字,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较全面地掌握它的多个含义,也有利于对文句的准确把握。鉴此,笔者对其做了分类梳理,下面结合例句加以具体解释。

一、读xiāng,其词性有如下两类:

第一类,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如: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从意思上看,①②的“相见”显然涉及夫妻双方,因而当是互相见面。③中“相覆盖”的是“枝枝”,“相交通”的是“叶叶”,④中“相向鸣”的是“双飞鸟”,它们都涉及多方或双方的行为,因而“相覆盖”译为相互覆盖,“相交通”译为互相交接,“相向鸣”就是面对面哀鸣。

第二类,做人称代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不可解作“互相”。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作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如: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⑥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⑦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上述三句的⑤⑥句是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的话,第⑦句是刘兰芝对小姑之言。这里的“相”都不是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三个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刘兰芝)希望对方对待自己(即“相”)的某种态度和行为,“相”均指代说话人。“相遣归”就是把我休回娘家,“莫相忘”就是不要忘记我。

二是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

⑧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1] [2]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7

相激相荡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相激相荡

  【标准发音】:xiāng jī xiāng dàng

  【繁体写法】:相激相蕩

  【相激相荡是什么意思】:激:冲击;荡:震荡。形容事物之间互相冲击,发生动荡

  【相激相荡成语接龙】:吉人天相 → 相激相荡 → 荡产倾家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xiāng jī xiāng dàng】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李劼人《死水微澜》前记:“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的相激相荡。”

  【相激相荡的造句示例】:

  1、这与当时清朝社会也具有的神秘政治文化氛围相激相荡,发生“谐振”效应。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8

  一、读xiāng,其词性有如下两类:

  第一类,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如: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从意思上看,①②的“相见”显然涉及夫妻双方,因而当是互相见面。③中“相覆盖”的是“枝枝”,“相交通”的是“叶叶”,④中“相向鸣”的是“双飞鸟”,它们都涉及多方或双方的行为,因而“相覆盖”译为相互覆盖,“相交通”译为互相交接,“相向鸣”就是面对面哀鸣。

  第二类,做人称代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不可解作“互相”。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作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如: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⑥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⑦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上述三句的⑤⑥句是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的话,第⑦句是刘兰芝对小姑之言。这里的“相”都不是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三个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刘兰芝)希望对方对待自己(即“相”)的某种态度和行为,“相”均指代说话人。“相遣归”就是把我休回娘家,“莫相忘”就是不要忘记我。

  二是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

  ⑧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⑨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⑩誓不相隔卿

  ⑾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⑿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此处的⑧句是焦母回绝儿子求情时说的话,“会不相从许”就是(我)一定不会答应你。⑨⑩⑾句是焦仲卿对刘兰芝所讲的,“相迎取”就是迎接你,“誓不相隔卿”就是发誓不断绝(与)你(的`恩情),“不相负”就是不辜负你。⑿句是焦母对媒人所言,“不得便相许”就是(我)不能就答应你。这些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对待对方(即“相”)的某种态度,“相”都指代听话人。

  三是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如:

  ⒀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⒁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⒃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上述四句中的“相”分别出现在对话句和叙述句中。⒀是兰芝叮咛小姑要好好侍奉婆母,所谓“相扶将”就是服侍她。⒁是兰芝对兄长的答语,让他赶快答应媒人的婚聘,“相许和”就是答应他(媒人)。⒂⒃是兰芝听到仲卿的马嘶后的反应,“蹑履相逢迎”就是穿好鞋子迎接他,“遥相望”就是远远地望他。

  从语法角度分析,“相”作副词时一般在句中充当状语,作代词时一般充当句子的宾语,而且大多前置。作副词时,句子的主语(或隐或显)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作代词时,句子的主语多是单个人,主语与“相”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二、xiàng,名词,“相貌”之意,仅列例如次,不再赘述。

  ⒄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总之,对文中繁多的“相”要逐一辨识清楚,方不致误解文意。顺便提一句,教材对“相”作代词的用法未作注释,课外参考资料对此多采取回避态度,这些都造成了同学们理解上的不便。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9

《〈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很多,本人认为有三类用法(见拙作《〈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17)。近读蒋晓辉 老师的文章《〈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是代词还是副词?》(见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17),很高兴,说明本人说的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现在再谈谈这个问题,与同仁商讨一下。

首先,我觉得查阅有关资料是一种读书方法,但是,无论怎样权威的资料也有不正确或者疏漏之处,这一点已经是大家知道的了,我就不举出事例。蒋 老师说“有关资料,它们众口一词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这样说不是模棱两可吗?问题仍然是问题,等于没说。“相”字到底是哪类词?在《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有“儿已薄禄相”,这个“相”是“福相”的意思,难道也是专家说的副词?从语法角度讲,这“相”是做的宾语,难道说“副词”还能做宾语不成?

其次,蒋老师说“笔者谨按:‘相’作副词更好理解,因为它可以不译出。而作代词是要译出来的”。我认为对“相”字的词性的认定不是看好理解还是不好理解的问题,若是这样,岂不是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吗?判断的标准只能是语言环境和句子意思,这才是客观标准,因为汉语的每一类词都有它的语法功能和表意功能。

第三,再谈谈本文的“相”字为什么该做三类词来理解。

试分析蒋老师说的句子:“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从语法角度看,“相”在句中做“许”的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这是大家公认的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如果讲为副词,副词能做宾语吗?从语意角度讲,“相”应该是“你的要求”的意思,而且必须翻译出来,句子的表意才完整,不是蒋老师说的“它可以不译出”。(这也可以以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7页的注释为证)

再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句中的“相”字,蒋老师说是副词(代“我”。“相见”,见我;“相识”,识我。),还以“上海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出版,张家璇等编著的《中学文言虚词手册》”的说法为证。我不敢苟同。这里的“相”字也是做宾语,而且是前置宾语,副词没有做宾语的语法功能。从语意来看,“我”是代词,怎么变成了副词?而且这里的“相”字必须翻译出来,不然,从语法上讲就缺了句子成分,从语意上讲就无法讲通,句意不完整。

总之,《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有一部分应该做代词,而不是都做副词。

《孟子·尽心下》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姑且以此共勉。

作者邮箱: sncdjy@126.com

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网友来稿)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10

文言实词相的用法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实词相的用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翻译xiàng

  (1)<动词>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马。”

  (2)<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幸复得此妇。”

  (3)<动词>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之,亦不能至也。”

  (4)<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矣。”

  (5)<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乎?”[又]<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田文。”

  (6)<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焉。”

  xiāng

  (1)<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吊。”

  (2)<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3)<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承。”

  [相与]⒈一起;共同。⒉交往;结交。

  [相得]关系融洽。

  相基本字义

  xiāng

  1.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符。~继。~间(jiàn)。~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

  3.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

  4.姓。

  xiàng

  1.容貌,样子:~貌。照~。凶~。可怜~。

  2.物体的外观:月~。金~。

  3.察看,判断:~面。~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宰~。首~。

  5.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

  8.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姓。

  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相xiāng〈副〉

  1、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文天祥《&lt;指南录&gt;后序》

  2、共同

  鲁孟孙、叔孙、季孙相勠力劫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又如:上下相安

  3、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传以为雁荡。——宋·沈括《梦溪笔谈》

  络绎相属。——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柳宗元《三戒》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相xiāng〈动〉

  相差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错法》

  相xiàng〈名〉

  1、人的外貌,相貌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2、官名

  3、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5、古代的一种乐器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6、农历七月的别名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7、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

  8、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9、引盲人行走的人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季氏》

  相xiàng〈动〉

  1、看相

  臣少好相人。——《史记·高祖本纪》

  2、辅佐,扶助

  有相之道。——《诗·大雅·生民》

  相夫子。——《论语·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教导

  问谁相礼,则华元…。——《国语》

  4、治,治理

  相我受民。——《书·立政》

  5、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

  6、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及遣其子宋襄相齐。——《史记·项羽本纪》

  7、像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西游记》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扩展阅读11

  “相”、“像”区别如果“相”是用来指人的外貌或姿势、样子。 “像”则是:对人物“外观”摸拟的`作品,如:画像、像章、塑像等;

  “象”、“像”区别象:侧重指某事物客观存在的真实形态,样子。如:现象、具象、征象、意象、印象等;像:则是指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如:人像、肖像、绣像、图像、影像、录像等。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解释(一)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