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优美作文> 散文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

发布时间:2023-06-18 08:16 散文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1

  说李白悲情,未必悲得过柳永。若论悲郁,也难敌杜甫。或许只有悲壮飘逸四字能稍稍概括他的诗风。

  他的悲壮是一种气象。放翁、稼轩之词,或悲愤,或悲凉,都只学到了他慷慨激越的气势,而非气象。他的悲,一悲便是极致。“朝如青丝暮成雪”,令人闻之扼腕。他的壮,是从悲中陡然而出的放达,有凌风御云之势。一悲一壮,跌宕之间,气象自生。这份气象,窥一隅而知全脉,是一幅完整的绘卷,少一笔都会觉得空滞。“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朦胧隐晦之中给人一种暗中积蓄力量的磅礴之感。好似箭在弦上时那一瞬的威慑。白鹭洲横亘秦淮、长江二水,,这份气势喷涌而出,如雷霆一般。给人以不是在长江,而是到了都江堰的错觉。他的诗往往一气呵成,没有三山的点饰,便没有“訇然中开”的气势,而是王夫之“剪中流”的惋恨之感了。

  他落笔悲壮,笔终却是空灵飘逸。即便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此等悲壮之至、气象万千的词作,恢宏之后也是难尽的渺远空旷。试想独上高楼,见到眼前西风之景,耳畔又是婉转之音,音尘渺渺,物是人非,细品之下确实是空荡荡的。他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飘逸之气不必多言。只能感叹太白谪仙之姿,可谓是空无依傍,清韵神绝。

  悲壮是他的“质”,飘逸是他的'“魂”。

  后世说,子瞻似太白。其实不尽然。子瞻虽有“我欲乘风归去”的气襟,但更多的是旷达的气度。苏轼其实更像欧阳修,豁达之外是潇然。永叔似乎还多了几分气节,而东坡却像茗茶,甘苦自尝,总保持那份淡雅自在。李白则似酒,旷达又不羁。人在一剑一酒、且行且歌的悲壮之中,神魂飘在“将船买酒白云边”的出尘之世里。

  其实,李白,只是一个想要起身离开红尘的人,奈何影子落在了人间。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1

  “李白斗酒数十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李白才华、性格和爱好的描绘。李白才华横溢,唐玄宗闻其诗名,召他进宫陪伴饮酒作诗。李白生性浪漫不习惯宫廷生活,更不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久离开长安,重新流浪江湖,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李白与杜甫不同,他虽是杜甫的好友,却没有在他身上找出一点忧伤,一点讽刺。他在《戏赠杜甫》中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作文人网,更是表现出了他的豪放、浪漫、可爱。“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白还在笑呵呵的与故友开玩笑,但杜甫早已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李白还是位超现代的人。在他身上能找出美洲人渴望自由的影子;能找到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穿着长衫,喜欢喝酒;也不难发现李白的头脑于别人不同,他的比喻,他的托物言志,他的想象……他的大脑是中国古代文科版的“爱因斯坦”!他的文学版图,可以超过俄罗斯。在李白身上也有一种郦道元、徐霞客的韵味。他游遍大好河山,他虽然遭贬谪却依旧只顾游山玩水,他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历史名篇。他不是李白,而是“浓缩过的精华”,中国古诗文学的“魂”!   李白是一个“孩子”,一个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李白爱玩,哪个童真童稚童趣的孩子不爱玩?李白是一个少年,对古诗的痴狂,对自由的向往,难道不是少年那纯真之心中的理想、志向吗?李白是一个青年,健壮的青年,游山玩水的青年。他看到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是一个中年人,他看透了势力,他不爱权势,不爱功名利禄,独享自己的一片宁静。李白有一天,老了,他看破红尘,独享一份宁静,他隐居起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夕阳隐隐约约,看李白失去的笑脸,我们永远铭记诗仙太白,它是一颗“诗坛恒星”。在夏季的星空,你望到他了吗? 

  --------------------------------------------------------------------------------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2

  我认识他始于一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长思。

  那时我还小,不懂他一颦一笑的孤寂,也不懂他千年遗存的傲骨,我只是懵懵懂懂地在小学的语文课上,懵懵懂懂地将他凝重的哀思当成了童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懵懵懂懂,却在一次次的吟诵里,酿成了故人所爱的酒香。那时我在长大,也在慢慢透过纸页浅薄,触摸时光、触摸他的一颦一笑、一抬首一抿唇。

  或许,这是我和他的心灵感应,穿越了千万时光尘落马蹄厮踏,在故国山河,一瞥惊鸿。

  他的酒里有孤寂。他的诗里有泪意。他的心里,有我懂的傲骨和痛苦。

  我的诗仙呐……

  你的逍遥山林、寂然落泪、长痛饮酒……都挟带了风雨的故事,飘过千山万水留存下来,埋在不变的`土地里,等我触指可及。

  你喜欢一壶酒,一拢月,一支笔,一把剑。

  我喜欢你。

  酒干了。

  月落了。

  笔断了。

  剑锈了。

  你走了。

  那些翩飞在诗里的故事也和你的白骨一同没了神采。

  九泉之下的你定是见了我,也心生欢喜,就把你的诗情和故事在梦里讲给我听。

  我听懂了。

  我听懂了,李白。

  你是不是不甘心?一生诗歌留世,却无半点政绩。

  你是不是不甘心?一生满纸凄清,却无人共叙未来。

  你是不是不甘心?一生看似潇洒,却落得一身雪花,拂了还满。

  没关系。

  没关系。

  没关系。

  我替你接着活下去。

  我替你扬名;替你寻得知己;替你踏足人尘。

  你是神坻啊……

  星河不及你珍世,帝王不及你高贵,浮生不及你鲜活。

  你在万物之上,高高在上,上之又上。

  逃不过的时光啊——你终究化作一抷黄土、一具白骨。

  我多少次叹息,月下独思,这时光何其无情,让我堪堪错过了你。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可是啊可是,我也懂你的阔达不是吗?我最后还是与你共赏同一轮寒月、共踏同一片,山河万里。

  安息啊,故人。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3

太白楼

太白楼

 太白楼

 四川省内江市  内江市第十一小学 三年级一班  黄婧

    初春,我和爸爸姐姐乘船到达了西林山下。远远望去,山腰的树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顶挺立着一个典雅的亭台,这就是家乡著名的太白楼。

    我和姐姐想早点登上太白楼,一路疾跑,终于气喘吁吁地到达目的地。太白楼的房顶是瓦片做的,横着看过去像流动的小河,汩汩而来。房前写着三个金字“太白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阵花儿的清香扑鼻而来,几只小鸟立在亭台周围歌唱,使人陶醉在鸟语花香中。爸爸说:“李白曾来过这儿,人们为了纪念李白,所以修建了这座太白楼”。

    原来大诗人李白也站在这儿欣赏过沱江河呀!那他一定见不到今天这样的场景。人们在河边放着自己喜爱的风筝,让天空挂满各色各样的画儿。夏天,人们爱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自由泳,一会仰泳,使沱江河热闹非凡。秋天,河边的树木上一片片落叶像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显得很浪漫。冬天,孩子们在护堤上跑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保暖。

    太白楼留下了诗人李白不朽的足迹,也留下了我们无穷的快乐。

指导教师:邱旭

投稿:2005-7-28 9:59:29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4

太白山

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宝鸡太白、眉县和西安周至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太白山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

地理区位

 太白山位于 陕西 宝鸡,秦岭北麓, 眉县 、 太白县 、 周至县 三县境 内。是我国著名的 秦岭 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 海拔 3767.2米。 秦岭山脉 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天然 屏障 ,也是 长江 、 黄河 两大水系的 分水岭 。

主要特征

 太白山作为 秦岭山脉 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

  太白山以其高、寒、险、奇、秀富饶和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于华夏。“ 太白积雪 六月天”是著名的 关中八景 之一。唐诗人 杜甫 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比喻。 柳宗元 的《 大白山祠记 》写道:“雍州西南界于粱,其山曰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尝已也”;元代 朱铎 《太白山》诗申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之诗句;元《 一统志 》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皓然”;明代 王昕 《 三才图会 》中,对太白山的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可是太白山盛夏积雪之景色奇丽、时间之久、蔚为奇观,银光四射,百里可见。非夸张于虚构,确实来历已久。

  太白山由于地质地貌、 山岳冰川 、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奇花异草、人文历史构成了完美的景观体系,是最佳的生态旅游景区。

分界线

 太白山是 秦岭 山脉主峰,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 分界线 ,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它象一道高大宽厚的巨壁,阻挡着南来北往的气流,使南北气候有了产生明显的 差异。

垂直地带性分布

 太白山以其巨大的高山落差,形成了太白山独有的气候特点,气候随海拔而变的垂直递减规律, 气温垂直递减率 平均估计在0.4-0.5℃之间。在特有的气候环境下动植物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在海拔620米—3511米的山地范围内,分布了地球上数千公里范围内才有的气候带、植物带和动物带,形成了包括3个植物带、7个植物亚带、15个植被群系在内的最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根据气候和植被的特点,由下向上分为: 暖温带 、温带、寒温带、寒带、 高山寒带 五个明显 气候带 。太白山气温千变万化的特点,古诗云: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更有:“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寒,赤壁黄绿白兰紫,春夏秋冬难分辩。”的佳句。

太白山的植物

 太白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群,其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素有“ 亚洲天然植物园 ”、“中国天然动物园”之称。从木本到草本,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 植物共生一林,共繁共荣。在复杂多变的地体因素和特定的宇宙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开成了太白山特有种和新种,已知太白山有种子植物126科,597属,1850余种,有中国特有属25个,还有蕨类植物110种,藓类植物257种。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植物29种,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有独叶草、 红豆杉 。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 太白红杉 、 水青树 、莲香树、 山白树 、杜仲、星叶草、大果青扦、狭 叶萍 耳小草等20余种。三级保护树种有 庙台槭 、金钱槭、领春木、 紫斑牡丹 、 延龄草 等11种。这些珍稀植物可谓是大自然赐于太白的“稀世瑰宝”。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达510种,其中不少是药中质优名贵之品。更有趣的是,还有许多药用植物冠以“太白”二字。如 太白贝母 、太白黑人参、太白黄连、 太白三七 、太白茶、太白米、太白花、太白鹿角、太白 黄精 ,太白艾,太白 美花草 、太白树和太白手儿参等等。人们把百余草药称“三七”药,俗称“太白七十二样七”,已有50余种被载入《陕西省中草药》一书中。由于太白山森林植被的古老性,稀有种、孑遗种多,淀粉糖类植物近百种;油脂植物150种; 单宁 植物60余种;纤维植物百余种;芳香植物70余种。此外还有树脂植物,橡胶植物,染料植物等多种,这里还生长有少种属,单种属植物和 国家保护植物 。素有“太白无闲草,遍地都是宝”的盛誉。

太白山的动物

 太白山丰茂的森林资源、复杂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是珍禽异兽的天然乐园。区内有森林动物及昆虫2007余种,野生脊椎动物有334种,其中兽类72种,鸟类218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26种,鱼类8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37种,其中一级动物有: 大熊猫 、 金丝猴 、 羚牛 、金钱豹、林麝5种,二级动物有:锦鸡、 大鲵 、 中华虎凤蝶 等28种,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太白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 地质学家 称其为“太白花岗岩”。太白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几经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它们在各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险、奇景色。太白山高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态的 第四纪冰川遗迹 。一个个高山湖泊,碧波荡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当地老人都称其为“神湖”,实则为“冰蚀湖”。这些冰蚀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称,被列为太白山八景之一。在拔仙台、 跑马梁 一带,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滚奔腾之势,令人眼花缭乱。由拔仙台环眺四周,角峰、槽谷、冰斗、冰坎、冰阶等第四纪冰川所特有的 地形地貌 历历在目。因此,太白山可谓是研究 第四纪冰川 最好的天然 博物馆 。

  太白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在过去寒冷的年代,太白山顶终年积雪,每当盛夏,从 关中平原 眺望,白雪皑皑,银光四射,蔚为奇观。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5

  太白是秦岭的主峰,有神奇的冰川遗迹,有秀丽的高山湖泊,有连绵的林海,有清澈的溪流。珍禽在林下散步,异兽在林间觅食,花香在林间飘荡。

  登太白是久已向往的情节了。五月二十一日终于踏上太白之旅。 汽车在青山绿水间行驶,绕了许多弯,到达山下的宿营地--铁甲山庄。铁甲山庄建于松林之中,木屋依山而建,秀气典雅。绿树、石桌、石凳。节假日来此,一杯山泉煮茶,一碟山野绿蔬,一盅山玉米烤的老酒,于林下呼吸着清爽,友人聚会,情人絮语,家人小憩,享受自然,清除烦躁,该是何等惬意啊。夜晚,松针筛月,围火夜坐,听山溪潺潺,夜虫轻唱,依松闭目,世间的一切是非恩怨大概也抛到九霄云外了。溪岸小庙钟声淡长,庙后一株千年铁甲树葱茏茂盛,留恋其间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好享受。 从铁甲山庄朔河而上,身边丛生着鲜花绿草,散发出阵阵浓香。路在河道里盘旋,踩列石、过独木桥、爬溜石皮、到万泉沟。顺沟望去,深壑迭宕,溪流飞跃,形成著名的“万泉沟瀑布群”。高陡的溪岸,高山杜鹃正值盛花期,粉的、紫的、蓝的、白的,灿烂的开着。过了万泉沟空气凉了很多,道边早春的浅草刚长起,高山特产厥菜密密丛生正值采收的时节,却无人问津。大家加油鼓劲,爬到老君殿已经是正午时分。这时天空澄净,阳光明媚。老君殿只剩下一堆石块和铁瓦堆弃在那里。殿址上一丛幼松鹤茁壮成长,充满生命力。 老君殿是太白植被的第一个分界线。前行,原始的针叶林高大挺拔,密密层层,遮天蔽日。林下一层厚厚的针叶。阳光从林缝透过道道光带。走出遮天蔽日的松林,心里都透了一口气,大家便在一块开阔地休息。女士总是生活中的细心者,不知道谁喊道:“这里有一朵花。”大家顺眼望去,早春的野芍药在孤芳自赏的开着。也许因为有人惊叹,在风中激动的摇曳。就是这样在大家的视野里发现了一大片,大多是粉红的也夹杂着些许白色的花朵。生命的神奇在于它不论环境的艰险,只为不辜负生命的流程。从老君殿到南天门是登太白最艰难的路程,山路陡峭象上云梯,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努力。在这最艰辛的三十里跋涉中,男同志背负了所有的重负,女同志忍着渴把水节约下来。历经磨难是一个群体最有凝聚力的时刻。大家相互鼓励,一步一步望山上爬。人性中最真贵的东西在这时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转过山口,就站在南天门庙前,前面是深壑广谷,对面幽兰的跑马梁山体雄浑,气势磅礴。看着这山的博大与谷的宽阔,我激动的流下泪来。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生命境界么?流传了千年神秘故事的太白,今天我们终于会晤了,我终于了解太白的博大与宽广。

  我默默的躺在如毡的枯草上,一种力量遍布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时,我想起登华山时同行的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我不明白他俩为什么不远千里,不畏艰险,和我们一起夜上华山,去东峰看日出?今天我才体会到这是在寻求一种人生境界。南天门是太白植被的又一分界线。我们继续前行,穿梭在以落叶松为主夹杂少量山里人叫枇杷树的林间。山下已经是盛夏了,而这里依然是厚厚的冻土。走过药王殿,林木稀疏的象哨兵,在高山气流的作用下,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姿态,这些被扭曲的形态远非园林工匠所能雕琢,使人不能不赞叹自然的神奇、生命的不屈。 经过空旷平坦的放马坡、万仙阵,看到由三块巨石叠成的点将台。每个地方都有和神仙相关的故事。这时,大家开始在道边捡柴火,再望前就到山顶了,那里只有依附在石缝的植被了。向前望去是石的海洋。巨大的鹅卵石堆集了太白山顶的神奇地貌,这是第四季冰川运动的神奇力量造就的伟大奇观。 攀过巨石阵,前边谷坳里有一座庙,那就是玉皇庙,庙旁是太白天池之最玉皇池。赶到玉皇池已经是暮色苍茫。大家都疲惫的不成样子,寒冰和残雪依旧凛冽着。因为太冷,风又急,大家便进入庙旁的厨房生火做饭、休息。

  夜晚,大家围坐在火堆边还是冷得难以入睡。半夜里,狂风大作,风从卵石的空隙间吹过,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象万马奔腾。难怪太白山的庙都是铁瓦。这场山与风的争斗真是惊心动魄,这大概是生命流程里最残酷的争斗。黎明时分,,太阳的金剑阻止了这场争斗,风变得很温顺了。 天亮了,大家走出庙厨门。寒冰和残雪依旧凛冽着。因为太冷,风又急,大家便进入庙旁的厨房生火做饭、休息。夜晚,大家围坐在火堆边还是冷得难以入睡。半夜里,狂风大作,风从卵石的空隙间吹过,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象万马奔腾。难怪太白山的庙都是铁瓦。这场山与风的争斗真是惊心动魄,这大概是生命流程里最残酷的争斗。黎明时分,太阳的金剑阻止了这场争斗,风变得很温顺了。 天亮了,大家走出庙厨门。寒冰和残雪依旧凛冽着。因为太冷,风又急,大家便进入庙旁的厨房生火做饭、休息。夜晚,大家围坐在火堆边还是冷得难以入睡。半夜里,狂风大作,风从卵石的空隙间吹过,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象万马奔腾。难怪太白山的庙都是铁瓦。这场山与风的争斗真是惊心动魄,这大概是生命流程里最残酷的争斗。黎明时分,,太阳的金剑阻止了这场争斗,风变得很温顺了。

  天亮了,大家走出庙厨门。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没有看到太白日出,大家觉得很遗憾。面前就是玉皇池,水面很大,纯绿净美,脚下石缝中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池的四周是巨石堆积的峰顶,稀疏的长着几棵落叶松。站在池前向对面望去,最高处有一个巨大的方面石岩,它就是太白绝顶--拔仙台。由于体力和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上拔仙台,没有去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我想:让太白绝顶成为我人生永远想念的迷吧,就象一幅画,展尽了反而失去了永恒的美丽,一如人生只有在永远美好的向往中,生命才显得更有意义。 攀登需要付出艰辛,要有历经艰难困苦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达到目的地。攀登高山是对生命、对自我的挑战,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登高举目,会感受到异乎寻常的豁达与开朗。登太白所经历的磨难,所凝聚的那种团结奋进的力量,会成为精神财富留在每位同志心里,并激励大家在人生的路上向能力与品德的高峰攀登。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6

  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秦岭山脉及其最高峰太白山是中国的脊梁,这知之者却并不多。秦岭是中华文明的特殊地标,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太白山是青藏高原以降东中国的最高峰,其三千七百六十七米的海拔在传统的华夏大地上是出类拔粹、俯视群峰的。太白山高高在上有如神,那咱就去拜一回神吧!

  ——题记

  初识太白

  秦岭,以秦而得名,这有据可查,毋庸置疑。至于是秦诸侯国还是秦王朝,没必要细究,因为二者是一脉相承的。秦岭主峰太白山何以得名,有多种版本的说法,哪种说法更具说服力?不一而终。最初叫过太乙山,至于何时演变成太白山,有说始于秦汉,有说始于魏晋,有说始于隋唐,也是不一而终。

  传说太白山的得名与太白金星有关。

  这是个神话:在远古时,来自西方的黄沙和寒流不时侵害着华夏大地,太白金星为了保护苍生,与凶恶的沙魔与寒魔殊死一博,精疲力尽时他就地一坐,将身体化作一道屏障来阻挡恶魔的侵袭,以使生灵免遭涂炭。最后,他的躯体化作了绵延千里的秦岭山脉,而他的上身也就成了秦岭的主峰。人们感念于他,从此便将秦岭山的这座最高峰命名为太白山了。

  另一种说法说,因为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景向,也就是说山势高峻,峰顶四季冰雪不化,白雪皑皑。关中方言形容什么事物达到极致时这么说:美得太太、好得太太、大得太太。看到秦岭最高峰上冰雪覆盖,道是“那山白得太太”,故而得名“太白山”了。

  这说法不尽让人想起一则经典故事来。

  说是一个孩子去上学报到,先生问他姓名,他答复说:“凤梧。”先生说:“好名字!”这是个富家子弟,见先生夸奖,便忘乎了所以地说道:“听我父亲说,我出生时天现异象,我家门前的梧桐树上落了一只身披霞光的凤凰!因此就给我起名叫凤梧。”先生见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如此张狂,不就仗着有俩钱么?有心要戏弄一番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手上一边录著名姓薄,口上却不失时机地与那小家伙续起了那个有关名字的故事:“你想想,如果生你那天你家门前是一棵芭蕉树,树上落的是一只鸡,你父亲给你这名字可咋起呀?”那小子马上接道:“鸡芭!”先生哈哈大笑、拍案称绝!

  故事归故事,只是说如此牵强附会的命名,有些不大靠谱。

  还有一种是从天象上说的,说太白山应的是天上的金星。古时,金星现于晨曰启明,金星现于夕曰太白。启明、太白皆金星也。秦之先祖发源于陇西,东望秦岭最高峰有如启明星;秦之鼎盛建都咸阳,西望秦岭最高峰有如太白星。其实,启明与太白二者名二而实一,都指的是金星。又有古语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主杀伐,大将军象也。”秦居西方,有包罗天下之心,号令诸侯之意。自命不凡,以太白命名其视为灵根的山峰,自然也就合乎情理。

  唐时李白有《登太白峰》一诗,说明当时早已有太白山的称呼。到底太白山是因了李白而驰名?还是李白因登太白山而得天地之灵气、才有“诗仙”之美誉?我以为,是太白山点化了李白。登了趟太白山,使李白茅塞顿开,大有“太白金星下凡”之势,也从此开一代诗风。之后一路南下,再掉头而东,斗酒赋诗,滔滔不绝。所过之处,留下琳琅珠玉,播撒了千古绝唱!太白山有如神话,也造就了李白等众多的神话。

  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秦岭山脉及其最高峰太白山是中国的脊梁却知之者不多。秦岭是中华文明的特殊地标,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似乎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这一切也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了。但太白山依然是青藏高原以降东中国的最高峰,其三千七百六十七米的海拔出类拔粹,巍然屹立于华夏腹地,俯视群峰。

  至于太白县,则是因为有太白山在先,尔后才有了太白县。这太白县完全是傍着太白山的。太白县城号称秦中最高的县城,一干五百多米,再无别的县城敢与它较高下。太白山位于县城之东,顺跑马梁而西四十里与它遥相呼应的是鳌山,这是秦岭第二高峰,也叫小太白。鳌山之西不远的一片山坳里,座落的就是太白县城了。无论大太白还是小太白,都太高大,非身强力壮、装束完备、且具一定专业知识者,不敢贸然登攀。

  时值暑月,大地渐渐有如蒸笼,动辄汗如雨下,昼夜不息。无奈逃离西京城,遁入莽莽秦岭,西入太白,以图清静。此次实为避暑,并无探险和挑战之准备,故绕而行之,行程中并不涉大小太白之踪迹。身在此山而又不寻山揽胜,遗憾不?不!世间事无期待自然也就无遗憾了。更何况“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何憾之有?

  太白山,以高、寒、险、奇、秀享誉天下。在这苦暑难熬的日子里,险、奇、秀之类已无意讲究,只求一个寒字。有道是“高处不胜寒”,号称秦中海拔第一高的太白县城,也当是三秦最凉快的地方。一番周折之后,抵达太白县城咀头镇。

  真个是酷暑天里的世外桃园!虽也是阳光明媚,但气候如同春末夏初,阳光里有些晒,树影下则很凉爽。逃离了蒸笼一样的长安城,我等却好尽情受用这世外桃园的凉爽和惬意去了!

  咀头镇

  太白县城在咀头镇,也有写作嘴头镇的。

  这个由嘴头镇衍生出来的太白县城,闲散地居于大山之中。莽莽苍苍的秦岭山将这座小城重重叠叠从四周围定,只在东面留下一道蜿蜒东去的山谷,有一条河顺着山谷也是一路向东,似有将这恍若迷途的小城引出群山之意。这条河流,其河床如同瓜田一般,散布着密密麻麻圆滚滚的石头,一淙清流在乱石间回环穿行,很低调,并不弄出大的响动。这便是石头河了。石头河沿大、小太白北山脚一路东流,再转头向北出秦岭大山融入渭河。

  穿城而过的溪流有好几条,只是这些流水是向南去的,一路壮大汇入褒河而后融入汉江。将向北出秦岭的石头河与向南入汉江的褒河连接起来,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褒斜古道了。而太白县城就处于至关重要的拐点上。

  这是一座有山有水的小城。

  大凡有山有水的地方,其景色往住能够入画。太白县城的景向似乎也可以入画了。“太白积雪六月天”,这是享誉古今的长安八景之一。虽说的是太白山,可依傍着太白山的这座小城,自然也因傍着这座名山浪得了一些声名。就比如这一千五百多米的海拔,起码在三秦大地是高不可攀的,没有哪座城敢与它较高下。

  这个人口仅五万多、几乎难为人知的太白县,却拥有东中国数一数二的两座高峰,还脚踩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着实有些匪夷所思、非比寻常。这座地处山中的小城不大,虽有些孤单,却充斥着司空见惯的热闹景象。街巷里也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织。路两边有杨柳婆娑,也可见花枝在凉爽的风中摇曳着。这里不缺繁华,却也并不吵嚷,还透出几分悠闲。总觉着现代气息太浓些,最终缺少了几分清静。不过,与躁热喧闹的山外相比,自然可算作世外桃园了!

  天空中很纯净,湛蓝、湛蓝的,只在远处四周的山顶上点缀了几缕白云,一动不动,凝固了一般。在这酷暑天里,拼命地逃离西京城,躲入大山之中,迎接着的还是无遮无拦的天空,看到的依旧是光芒四溢的大太阳,这怎能不让倍受酷暑煎熬的人们身上不起鸡皮疙瘩?然而,十分绝妙的是:同是酷暑里的太阳,这里的太阳却没有了山外的刻薄与恶毒,多了几分娇艳与柔媚。或许是山里的太阳比之山外少了几分势利更纯朴的缘故?

  “太白无夏”,原先只是听说,身临其境方知此言不虚。虽确实没有逃离甚嚣尘上的境界,但这一份宜人的凉爽直让人觉得犹如隔世,不是桃园,却胜似桃园。

  再说这个咀头镇,我以为这是与嘴有关的,特色的吃货一定不少。可转了又转,却难见当地的特色,所谓的美食广场几乎都是泊来品。好不容易找到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洋芋粑粑”,可店家却说没有了。看来当地人并不待见山里那些老土的东西,也自以为游客们与自己的感受一样。就如这小城里的建筑,本该是有着小桥流水人家韵味的,可非要学大都市的样子,最终却丢失了根本,变得没底蕴、不自然起来。

  这小城的公园就是西边那座山,天然的公园。说到纯天然也不确切,山上除了道路,还有不少的东西也是新造的。这些处于显要处的景观物,有的不错,有的就不大与这蓊郁的山景搭调了。只是从这些个景观可以看到山下那座小城的。山上有风,越往高处风越大。有时觉得一不小心会被吹下山。此时,在阵阵山风的吹拂下,觉得人有些飘忽了。恍惚间,自己飘在了半空,跟着眼前那只大鸟,悠然地在小城的上空盘旋,一圈,又一圈。

  太阳最后从远处的山顶隐没了,天边的余辉不一会儿也消失殆尽。四处的山和脚下的小城都渐渐朦胧起来,山顶的风发出了尖利的哨声。一阵冷风吹过,令人不禁打了个寒战。这分明有秋风的阵阵萧瑟了!

  连日蒸烤的煎熬,兼之长途的奔波,确实很累了。下得山来,刚一沾枕头便进入了梦乡。虽称作梦乡,可这一夜并无梦之光临。好凉爽的夜,一通酣畅淋漓的大睡,哪有时间悠闲得4去做梦?

  酣睡中似乎有雷鸣电闪的袭扰,只是朦朦胧胧的。

  早晨醒来向窗外望去,见天上飘洒着雨丝,地上的积水有如明镜,只是难见远近山峦的顶子。那参差绵延的山顶隐藏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着有几分神密。

  烟雨太白

  咀头镇向南还是山。

  雨在下着,清晨的雨落在身上有点凉。山间迷漫起了白雾,那白雾肆无忌惮地在山道上缭绕着,只是见车子里的你呼啸而来时,它便慌忙地向旁边躲去。一淙淙的流水自高处而落,漫过道路,隐没于路边浓密的花草深处,再从难觅踪迹的地方坠落于不知深浅的沟底,最后汇成潺潺溪流向南而去。这淙流水就是太白河了。太白河开始时与我等同行,在半道上分道扬镳,向南奔褒河而去。而我等却是转向东南奔黄柏塬。

  在漫漫的雨雾中,环绕在茫茫翠绿间的崎岖的山道上,有一辆渺小得如同蜗牛一样的车子在缓缓前行着。有些冷清,也有些孤单。车子努力划破漫卷着的山雾向前冲去,车轮过处轧起了一溜水花。那水花却似要打破此时这沉闷的气氛,发出了沙沙沙的欢叫声。

  雨是云彩带来的,可谁也不知哪块云彩上有雨。这山间的雨很随性,想来就来了,想去也就去了。过小华山时还烟雨濛濛,只能依稀看见壁立如柱的山峰的影子,转过一道弯便连影子也寻不到了。一切都淹没在雾雨之中。

  到大岭时,雨已不知了去向,只有丝绵般松软的`白云在东边的山顶上翻滚。团团卷卷的云似乎是从脚下向远处铺开的,浩浩荡荡,了无边际,象雪域,又象大海,时而凝练如银装素裹,时而汹涌似白浪滔天。忽然间太阳从云缝间闪出光芒,光芒下现出了清黝峰峦的面目。这变幻着的正是秦岭云海。象庐山?象黄山?其实,这要比庐山和黄山厚重得多、雄壮得多。只是这景象是深藏在莽莽群山之中,因此,也就难得有出彩的机会。有时相对肤浅的东西,更容易为众人所接受,省劲!

  从大岭翻下去,雨又来了。这雨一直相跟着我们,不离不弃得直到黄柏塬。

  这雨通人情,当我们着水试探着向大箭沟进发时,云收雨霁,太阳出来了。刚才还封锁着的道路也开启了。从山道上的积水可以推断,这雨下得真不小,没冲断道路已是万幸。从沿途不时涌流出的水可知,作为黄柏原招牌的大箭沟,该是个以水见长的地方。不一会儿,眼前呈现出一片开阔的水面,水面上有着群山碧绿的倒影,还有挂着几朵白云的蓝天。岸边时时可见婆娑的杨柳,还点缀着几处或疏或密的芦苇荡。水面上散布了几棵干枯的树干,枯树枝上栖息着几只鸟,还有几只鸟在空中盘旋着。这里很幽静,有几分九寨的影子,是一幅不错的山水画。可那悬在水面上的电线有些不协调,破了相。

  大箭沟的山门处就挂着几处飞瀑,远远就能看见。但当坐着观光车而上,再顺着河水徒步下行时,两边的山是看不到什么景色的。只有看水,看水中的石头,看两岸的花草,象是在公园里散步。这条沟叫大箭沟,这条河也就叫大箭河了。这条河也是向南融入了汉江的。先前,知名的大峡谷也见了几个,这个才称作沟的地方,就没法令人兴奋了。让人挂念着的反而是那个先前匆匆而过的黄柏塬镇了。

  黄柏塬镇有多大?用悠闲散步的速度一刻钟就可遍览。一条街,满共也就一、二十户,当地政府部门就占居了大半,夹杂着有几户"农家乐"。太阳落山了,街上点起了三两盏路灯,满街里好象只有我们几个人的影子,很清静,清静得有些荒凉。

  这大山深处的小镇,有夜,但无景,环视四周,只有群山黑黝黝的影子。折回驻宿的人家,见有三两个人在门前闲话,遂上前搭讪问话:"咋不见人呢?"有人答道:"今儿是星期天,跟你们一样来避暑的人晚上也都回去了。""那本地人呢?"另一人答道:"本地?这么大的太白县才五万多人,黄柏塬能有多少人?"

  噢,明白了:也正因为这里人少,珍稀动、植物也才有更多的生存可能和空间。也正因为这里人少,山外的人才有了这么个清静的去处。

  黄柏塬是过了分水岭的,这处于秦岭南坡的地方却没有太白县城凉快。次日清晨,我们是到北边半坡上一个院子洗的脸,那里是我们驻宿的那户人家的父亲的家。他家早晨还没把水拉回来。守着水却缺用的水,让人有些哑然失笑。

  从黃柏塬返回太白县城,再也没遇到雨,也没看见雾。倒是踫见过几只松鼠,那些松鼠肥头大耳的,不惧人,大摇大摆地穿过山道,隐没在林草中。

  出山选择的是沿石头河出斜谷那条路。路过青峰峡,据说从此可达小太白鳌山。这个青峰峡的景色似乎要比黄柏原那边优美一些,或许因为有鳌山这个背景。其实,这条石头河的自西向东一段是叫做桃川河的,从老爷岭向北出秦岭山那段才真正叫做石头河。石头河的下游只有石头,那水自然是进了西京城里居民的肚子了。

  这条路一直是傍着石头河的,路边较开阔的地方全是菜地。据说太白县的蔬菜很出名,有绿色食品的头衔,只可惜没能带一些回去。

  这条路一直延伸在山谷里,很平坦,也很平淡,有时会让人忘记了是行进在秦岭山中。路上的车子多了起来,村庄也逐渐稠密。空气的温度越来越高,天也越来越热。

  逃遁世外几天,最终又回到了现实。一个往返,犹如梦境。梦醒后,依然是一身大汗。但终究还是能记起一些东西的。

  以一首描绘太白山的诗作结。

  诗曰: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7

太白鸭子

太白鸭子是川菜中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

基本资料

菜名:太白鸭子

工艺:蒸

口味:葱香味

类别:四川菜 私家菜 营养不良调理 补虚养身调理 健脾开胃调理

美食典故

唐玄宗天宝元年,诗人李白一度受到唐玄宗的赏识,遂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很快,李白以其卓越的政说,使“王公大臣争相交结”,而对他的诗,“达官贵人竟相诵吟”。尽管如此,但在玄宗眼里,李白始终不过是一个写诗填词的`“弄臣”,并没有在政治上重用的意思。

一向襟怀“直挂云帆济沧海”宏大抱负的李白,并不甘心当一个歌颂升平的御用文人,而是想成为国家的“辅弼”,大展经纶,施展抱负。为此他多次向玄宗暗示,希望能得到皇上的重用。唐玄宗开始只是一般地不予理会, 后来杨贵妃、杨国忠、高力士等人进谗言,便逐渐疏远李白。李白为了接近玄宗,宣传自己富国强民安天下的宏论,便投上所好,以 美食为谋介,把自己年轻时在四川吃过的一道佳肴焖蒸鸭子,亲手烹制献给玄宗。

这道菜是用百年陈酿花雕(黄酒)、枸杞子、三七等,烹调肥鸭一只。 由于烹制特殊,其味道异常香美。玄宗食后,大加称赞,召李白询问此菜的 奥妙。李白如此这般地大加渲染一番,并借题发挥,以烹调论治国安邦之道。 不料玄宗只对美味佳肴感兴趣,为了使自己经常吃上这道菜,便赐名为“太 白鸭子”,并命将此菜列入御膳谱中,而李白的政治抱负,终无缘施展。他 留下了这道“太白鸭子”,却成为四川传统名菜。伴随这段佳话,在中国烹饪史上一直流传至今。

美食材料

主料:鸭 1,400克

调料:黄酒 150克 大葱 40克 姜 10克 盐 4克 胡椒粉 1克 各适量

制作方法

主料:肥鸭一只(1500 克左右),

配料:猪瘦肉 100 克、枸杞子 25 克、三七片 15 克。

调料:陈年绍酒 200 克、葱结 50 克、姜片 15 克、盐 5 克胡椒粉 1 克。

制作过程:

1、将鸭子开膛洗净,入开水锅中略氽取出,清水洗去血污捞出,挤干水, 斩去鸭脚。用绍酒、盐、胡椒粉将鸭身内外抹匀,盛入蒸器内,加葱、姜、 酒、鲜汤(少许)、枸杞子、三七,用皮纸封严盛具口。

2、蒸器放入笼内,旺火蒸制约 3 小时左右至烂,取出,揭去皮纸,拣去 葱结、姜,将鸭盛入盘即可。

工艺关键:

1. 若将鸭子先腌渍入味,然后上笼再蒸,风味尤佳。

2. 味汁要用高级清汤勾兑而成,汤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蒸鸭用汤500 克,第二次注入汤1000 克。

美食特点

色白肉烂,汤味鲜醇,具有滋补之功效。

1. 枸杞、三七,味皆甘平,虽为名贵中药材,但用以人馔毫无苦涩异味,是药膳之上乘原料。枸杞、三七肝肾同补,疗诸虚百损,且枸杞兼长明目,三七兼长止痛,故头晕目不明、腰痛骨节痛、妇人痛经或经水过多,皆宜用之。

2.营养丰富: 鸭肉 - 鸭的营养价值很高,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

食用时间

中餐、晚餐

食谱营养

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鸭肉性寒凉,性寒,味甘,咸,主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一般人都适合食用,尤其体热、上火、虚弱、食少、便秘、水肿、心脏病、癌症患者和放疗、化疗后的病人宜食。

食谱相克

鸭肉忌与兔肉、杨梅、核桃、鳖、木耳、胡桃、大蒜、荞麦同食。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8

李太白

某某坐在香炉边.

小李飞刀一瞬间,

某某变成小太监.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9

  清明雨中的傍晚,终于登上了黄鹤楼,暮雨霭霭,远眺江面,一片苍茫。由于假期,人不是很多,正好给了我一个独处的机会,暮春天气里,穿着两层衣服竟然有些冷。想当年,无数的文人墨客,逸兴遄飞,该是怎样的一种盛况啊,可如今,已经没有人送别,江面只剩几艘挖沙船,没人在此吟诗作赋,只是匆匆而过的旅行团,毕竟,连黄鹤楼都不是曾经的黄鹤楼。

  金刚经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法果然是真实不虚的,人活着,不过是一场梦,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清醒了,殊不知却梦的更深。一切的贪嗔痴,都阻碍着这我们的修行。

  最璀璨的人生,不过匆匆几十载,最卑微的活法,也终究是一辈子。最美的爱情,不过数十年,最平淡的生活,也能体会到酸甜苦辣。感恩所有的苦难,到最后发现最痛苦的经历也不是一无所获,把自己的爱均分到六道众生,却发现是那么的微薄和无能为力。

  一直想着皈依佛门,做一个佛门弟子,终究是没有下定决心,前几天听觉尊法师讲《优婆塞戒经》,法师坦言还不能戒除五欲,何况我等?但人终究是要在障碍中修行的。人各有缘,不可强结,人各有命,不可强求。人活在世,有那么多的阻碍,又有那么多的善缘与恶缘,我在三恶道里挣扎了多久,才得到了在世为人的机会。

  哲学里讲,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昨夜梦见在做高中的数学题,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梦中发现题目都不会做了,醒来后发现连基本术语都忘完了,在高中时那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到今天,忘了就是忘了,终究不会再去想起它。

  终究要感谢那些让我醒过来的人,也终究感恩佛菩萨的加持,让我在砥砺中能了悟。很多觉得自己活不下去的时候,都告诉自己要坚持,因为最好与最坏,这一切终究都是要过去的。

  这一生来到世上,终究也无法活着回去。

  崔颢与李白,当年在这黄鹤楼顶,也不会想到今天,一个普通如我的人,在此看这苍茫的`江面,遐想当年。

  他们终究是留下了一些东西,历史的天空,本身就是一个亘古交叠的过程,有太多太多了然无声的生命,消失在这茫茫的宇宙间。佛说有未来世,下一世,我们是什么,终究不得而知,这一生,是好是坏,是善缘还是恶缘,下一辈子,都不一定能遇上。

  所以,我把学佛的功德,回向给每一个我曾经遇上的人,伤害过我的和帮助过我的,我伤害过的和我帮助过的,但愿所有有情众生皆离苦得乐,阿弥陀佛。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10

  山朦胧水朦胧,人在烟雨中。或不能叫雨,山里只是有很重的湿人的雾气。

  细雨,温泉,我泡着……“不要太爽哦。”女儿说。

  太白山,秦岭一脉的最高峰,海拔3771米,第一天,爬山回来下榻酒店去洗温泉澡,温泉水滑,热气蒸腾,展筋松骨的舒畅醉意解除了一日登山的疲乏,水热风凉,仰望近山的灯光,外孙麦稻坚持说那是飞碟,飞碟就飞碟吧,因为山是黑酽了的,灯光似漂浮在夜空中。酒店就在山脚。

  其实,说是登山也不过走过一段古鸟道罢了,李白诗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蜀道难》里的句子。为何叫“鸟道”,似乎是佛语,“寄鸟道而寥空,以玄路而该(概)括”,悬崖绝壁所谓。说这里就是三国的古栈道,也便恍惚觉得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在此曾经过,这貼壁的木道,蜿蜒如线,在峡谷中架着,我走在上面听脚下涧水的哗哗声。我只走了四五里的栈道,从莲花峰流瀑到泼墨山两景点之间唯一一段步行,其余都是有摆渡车的……待乘缆车上到“天圆地方”,观景平台四周天地笼罩在雾气下一片茫茫的浓密的白,白得不见“太白”真面。海拔三千米以上了,缺氧,人有些气虚,也冷得裹上了外套。平台外,有一条细路向上延伸进了雾里……听说若到太白峰顶的拔仙台,还有四十余里的山路,且需步行5个小时,我只能望而却步了,况且,今天的阴雨天也是看不到那山顶上的云海的……从来有“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也就只能留在了想像里。

  或应写“游太白山不值”,这个不值,是不遇不巧的意思,但,于细雨中未必“不值”,当年,周总理留学日本也有《雨中游岚山》的诗句,结束写到“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别有一番情趣和道理。点缀于秋林间的红枫给阴冷的太白留一笔亮色,滴水的崖壁却增加了攀越的困难,今天,秦岭主峰太白山也就此别过。虽遗憾,也来过。人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山是爬不动了。

  晚餐,食了太白“细麟鲑”,水煮,汤挺鲜,肉却紧,说是山泉冷水鱼的缘故。餐桌上两个男人喝了一瓶白酒。

  “十一”国庆加中秋节,八天长假,选太白一游也是忌惮别的'名胜景点的叵烦,车挤车,人看人,“个子高的看人脑袋,个子低的看人屁股"。昨天,我还问我侄女星“人从众*(重叠的四个人字,电脑却打不出)”那个“*”字怎么读,她在微信上晒过节的钟鼓楼回民饮食街的景,她说:“穿越人从众*,去给我家老佛爷买他的挚爱汤包。”“老佛爷”指我九十三岁的老爸,她的爷爷。星从上海赶回西安过节。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扩展阅读11

  在此之前,我已连续四年去太白山穿越,四次都是同一线路的北南穿越,即从宝鸡眉县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山,两天后穿越至周至县的铁甲树森林公园下山。两头是景区,中间无人区,这样的线路我很喜欢。

  前四次中,三次都是在端午假期去的。这个时间太白山上的杜鹃花开了。随着端午阳历的不同,看到的杜鹃花也不同。在白色、桃红和紫色三种杜鹃花中,我最喜欢开得最晚的紫杜鹃花。

  今年在端午的前一周,我向太白山大爷海驿站的程老板打听山上情况,他说:“今年天气忽冷忽热,山上的白杜鹃和桃红杜鹃,都比往年提前半月开过了。小文公庙之前的紫色杜鹃花也提前开了。不过,开得很不好,好多花都冻坏了。你要抓紧来,否则大爷海这边的杜鹃花也保不准会冻坏的。”

  我听了后便决定端午一定去赴约。

  然而,端午期间有了比爬山更重要的事。决定推迟到下周六去太白山。心想错过了今年端午看花的最佳时间,一周之后去抓个“尾巴”,应该也是相对不错的,总比不去强。

  6月23日早晨六点半,一大车人在省体集合出发前往太白山。一路畅通,两小时后抵达太白山游客中心。我的第五次太白山行开始了。

  进大厅后,看到的游客多得前所未有。购票柜台前,无数条长长的队伍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空气都是热的,人人面色通红,满头大汗。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位排队人手里都攥着厚厚的年票卡,帮很多人买票。这也是景区要求的,尽可能分流人到大厅外等候。

  这是我第五次来,却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本想着六月下旬了,年票人都来过了吧。真是没有料到是这般阵势,人也太多了。多得第二天返回时,途中听说当天下午就停止卖票了。

  这般阵仗在排队去坐景区摆渡车时又让我开了眼,大家如在“迷晕阵”般的曲折通道上,快速迂回了几十次后,总算走到车前。这时候回头看到的人流蛇形飞奔,场面颇为壮观。

  庆幸的是景区安排还算合理到位,游客很快就上车直奔山中。到了名为“天下第一索道”,遇到了令人不安却又无奈的局面,那就是强制一箱八人,也就是缆车的最大额定。过去来四个人坐里面都是很少见的。

  哎,真是火热的太白山游啊。

  “天下第一索道”质量名不虚传,快速平稳地把我们送到了海拔3511米的“天圆地方”山顶。走出包箱,看到山顶广场和步行廊桥上到处是喜悦的面孔,都是比我们早到的。

  今天是晴天。因前几天一直下雨,使得山间水汽很重,天空是灰蒙蒙的,没有了漂亮的蓝天白云。可是云层下方能见度很好,大白山的巍峨俊秀尽收眼底。广场上的围栏边挤满了俯看太白山大美风光的男女老少,脸上的表情都是欢喜中洋溢着意气风发。时有听到:快看,太白山太美啦!

  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游客大多是第一次来。直达山顶的“天下第一索道”两年前才有。大家才有机会轻松地到达天圆地方。不过,太白山上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到此就是高潮。有十分之九的人,就此回返。

  我们是要到十公里外更高的拔仙台去,天黑前必须赶到,这里不能多逗留了。

  天圆地方的标致点是一定要去,还要与之合影。我把这称为到此来过的证明。

  “天圆地方”四个鲜红大字的石碑前游人就更多了,山顶乱石中到处是人,都是等着拍照的。往往是一个人上去,几十双眼睛用目光催着。场面看上去很滑稽,每位爬上去的表情,看上去都是匆忙的心神不定,笑得像表演。

  我在一旁看得笑了起来。因为在这里根本无法可以拍到一个人与“天圆地方”的合照。往往是画面中有很多人,摆好姿势向着不同方向看的笑脸。

  我们拍照后就快步前进了。

  

  走在通向小公文庙去的木阶长廊上,看到的就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景色了。前面在天圆地方是居高临下,看到太白山的沟壑万千与群峰叠嶂,还有山间雾气弥漫。

  在木栈道的廊桥上向小文公庙望去,看到的是一条山脊上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白雾似海涌过山脊,再飞速向前追逐,飘过之处只见云雾不见山。就这样,云雾在山上快速地时退时进,前面的山与成群结队的人,就时有时无,梦幻一般。

  离开小文公庙,进入保护区,站在半山腰间被称“石海”的这一头,远眺彼岸,云雾前端的这座石海却是清晰的,那条像是挂在山坡上的小路,如同草原上细细的河流一样明亮,石海多长,小路有多长。而这条石海中的小路,当你站在拔仙台上俯看远望时,又像是系在山脉间的一条长长飘动的白丝带一样,美到震撼。

  今天的石海与前四次来又不同了,是鲜花盛开的花海,漂亮得出乎意料。

  本来在小文公庙前,从天圆地方山顶下来时,看到满山的紫杜鹃花谢了。零零星星的有几朵,在大面积干枯的花瓣中也显得无精打采。这是我预料之中的。我比正常花期晚来了两周,能看到几棵花开正艳的紫杜鹃也是幸运的了,觉得紫杜花是在等着我一样。

  然而,让我惊喜的是从小文公庙开始,竟然满山遍野都是盛开的紫杜鹃花。花儿从小路下方的山谷,一路开满山坡又跃上山顶。着实把太白山完美地披上了鲜艳的紫纱,漂亮极了。更让我没有想的是随着海拔升高,紫杜鹃花竟然一路开到了大爷海,还又不歇气地开到了拔仙台,太白山开成了花山,成了一座大花园。

  置身花海,真是让我欢喜得要雀跃了。这真是阴差阳错,竟然赶上了太白山最美的紫杜鹃花季。

  前四次来,第一次是五月底。看到了一色的白杜鹃花,那是高大的杜鹃树,花儿大而洁白,把太白山开成了雪山一样,让我觉得太白山名字的由来,可能与之成千上万亩的白杜鹃花有关,开成了“太白山”,也是“太白山”名字的由来。而从上板寺到玉皇池上面的那个大草甸上,看到到处都是高不过半米,叶子呈脱水状的小叶杜鹃丛,顶着豆大的花苞,根本想象不到他们会不会开放和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花儿。

  第二和第三次都是六月中旬来,从天圆地方的山坡上开始,到海拔3500米的大文公庙前,一路开满紫杜鹃花。然后是相同海拔玉皇池上面的草甸上,花儿美得令天南地北来重装爬山的人们,相遇时第一句话是:快走,前面开满了紫花,漂亮的很呀!

  也是因为前三次来,我总结出了经验。原来太白山上有三类颜色的杜鹃花。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海拔,花期也是不同的。三者相差大约半月。最早是白色,半月后是贴地而生的藤条壮桃红色杜鹃花。最晚开的是太白山上最多的矮枝小叶紫杜鹃花。

  去年我们踩着点来,我们在大文公庙附近的山坡上,就看到了盛开的桃红大叶杜鹃花海,花儿鲜艳无比,美得让人误当成桃花,却比桃花更艳丽。

  今年来,没有看到一朵桃红杜鹃花,仿佛大公文庙的山顶上,从来没有开过一地艳丽的桃红花儿一样,取而代之的是满坡怒放的紫杜鹃花丛。紫色的花儿开得热热闹闹,在薄雾中更加鲜艳夺目。喜得我们停下脚步,坐在花丛中拍照不停,欢喜存念。当然,我也四年没有在太白山看到开的更早的白杜鹃花了。

  今年的这个时候竟然是紫杜鹃花的盛花期。只见花儿不遗余力的开了个够,把去大爷海的山坡上,崖畔边,石缝间,目及所至,漫山都是,花团簇拥。把大爷海周围也开遍了,更把拔仙台大梁开成了花梁。

  如是不是今年晚来了半个月,之前我一直认为此地海拔太高,寒冷风大,是不会开花的。否则,为什么前四次来时大文公庙前一路花开,大爷海和拔仙台上却都是绿叶满枝,花苞不见。

  就此,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至此,我看到了太白山上所有位置盛开的杜鹃花!

  

  一路徜徉花海,欢快地走到位于海拔3590米的大爷海时已是傍晚快六点了。远远地看见太白山天池大爷海的一面湖水清澈如镜,明光闪亮。只是今天是阴天,走近了没能看到一池蓝天白云的花湖。不过,这也让我很满足。曾在第二次来时雾太浓,走到湖边才看到大爷海静候我来。这也许就是大爷海的特点:无浪,无声,安静,大气,圣洁。让跋涉而来的人望见,心里就安静了下来。

  我静静地站在洁净的湖水边,看着水中的自己,走过一年,是否还是素心清莲。也让大爷海看看我,与前次来有无不同。至于大爷海看到我怎么想,我不全知道,但我猜它一定会说:来了就好。

  而水中她冲着我直笑。可是笑着笑着,我就想哭了。湖中她的脸色也不好看了,于是,我就又笑了。刚才心酸是想到了一句歌词“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上的一滴眼泪”。可我看到的大爷海不应是泪水,而是一池圣水,是一面照得着灵魂的镜子。让我们在此弹冠理容,看看自己真实的模样,是否初心依然。

  这时飞来三只“净水童子”白顶溪鸲小鸟,站在池边石头上看着我,欢快地啾啾唱着。嘿,净水童子应是在说:“快说,湖水干净么?”我双手举起大拇指说:“太干净了,无寸草点尘。谢谢净水童子们,为日夜守护在池水的你们点赞啦。”

  忽然间大爷海的“神帐子”升起来了,湖面雾霭弥漫。这是大爷海在提醒我快快去安置今晚的住处了。

  这次的住宿条件很好,住的是五张床睡七人的通铺。不是两床睡五人的架子床了。与之前的一间铁皮大房中近百人比,这真是如大爷海驿站的接待员小白讲的:“这是驿站中最好的海景房。”可不是么,坐在床铺上拉开窗帘看到的就是大爷海。

  这一晚,我们睡的太好了,晚上八点就睡着了。

  这真是要感谢大爷海驿站的程老板了。特别是在我因住宿条件太差,之前每次都是睡着睡着就高反,使我对以后再来产生疑虑的时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凌晨四点,我被外面看日出的人们吵醒了。

  我想起昨夜睡前同伴向阳说他要看日出。当时,他的朋友因高反说去不去不重要。我根本不打算去。一来,昨天是阴天。今天预报还有雨。跑上去看不到多失望。二来,我上次与新疆的小伙伴一起看到了壮丽的日出。最重要的是我实在不喜欢早起。

  于是,我叫醒向阳,问他还看不看日出。他说“看。”向阳回答的语气很坚定,可就是不起床。

  我则一点睡意都没有了,可见昨晚睡的有多好。门外全是急促有力的脚步声,让睡在床上的我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我决定到外面看一下。看到漆黑的夜空中,东方有一小片已微露白光,觉得能看到日出。便回房间叫向阳快起床。同时决定,我也去拔仙台上迎接日出。

  

  我们可能是最晚出发的,已经四点五十分了。我脸都没洗,快速向拔仙台奔去。

  拔仙绝顶又名拔仙台,海拔3771.2米,独自雄居群峰之上,为太白山绝顶,孤高峥嵘,参天入云,三面陡峭,顶峰上是宽阔平坦的大梁,面积有8.4公顷,东窄西宽,呈长条状。

  在下面看是一条笔直的长方体,独矗在大爷海旁。其实山顶梁上是东边最高,向西略微倾斜。上拔仙台没有路,全部是在陡峭的石堆(石海)中爬上181米上的山顶。我们选择的是从相对最好上去西坡冲顶。

  拐向大爷海西面的垭口不远,我们就追上了大部队。因为天黑,看不清石海中的路,大家都是跟着走。我来过四次也搞不清楚正确的“路”是在石海的什么地方。但是,我知道今天又与上一次看日出一样,是估摸方向,偏离正确的“路”从石海中摸索上去的。因为太陡,手脚并用的上爬也是最安全的。这些位置,白天在大爷海看都是近乎垂直,现是天黑看不到下方,反而不知道怕了。

  大家跟着前面的带头大哥,在乱石中手脚并用的上爬。又都是戴着头灯和打着手电,向前后望去,夜色中一条长长的队伍,点点亮光中人影晃动,在石海中低头摸索向前向上,活脱搜救队一样。

  大约半小时后,等我们爬出石海,来到拔仙台大梁上时,天已麻黑微亮,却是一片灰黑色的朦胧。寂静空旷的山顶大梁上到处散落着人,身影绰绰,东张西望地向前快速奔走。还不时有从靠近大爷海方向坡边摸上来的人,他们一露头,就迅速散落在大梁上,加入朝向东方的人群中。大家都是急匆匆的,一时间大梁上呈现的是,黎明前形色匆匆的赶路人,穿行在大梁上唯一高个的主人玛尼堆间。

  梁上的玛尼堆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高。山顶上到处都是玛尼堆。由于拔仙台在千古传说中,说是姜子牙在此封神点仙的地方。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拔仙台上的玛尼堆,是在此夜宿的神仙们。因此,这也是我多次来拔仙台上,却从未堆一座玛尼堆的原因。担心住在我堆的那个,不被封神成仙。

  现在太早了,神仙们可能还没有睡醒。当无数人从无数座玛尼堆间移动前行时,这一动一静,画面就神秘了。仿佛人是从玛马堆中飘出的,去东边朝圣一样。

  这时候已看到浓灰色的天空中,唯有东方一团淡黄色微弱的明亮。这团光亮是指路明灯,大家关了手电,向着亮光直行。我也不能在思绪神游了,喘着粗气加快了脚步。

  继续向前,那团淡黄色亮光强了一些,前方走近光明的行人像剪影一样立体起来。而我的周围还是天未亮时的混顿一片。前方的明亮吸引的大家勇往直前。这时候,山顶大梁上不再是先前的“救援队”了,而是争先恐后的走向那明亮的地方,像是要参加什么集会一样,空旷的大梁上充满了神秘的氛围。

  再继续向前,这时候东方已是两道霞光推开墨蓝色的天空,鲜艳明亮,拔仙台遗址大院的轮廓映得清晰可看了,也照得院子旁边的人全在霞光中的天空里,远远望去,美得令人赞叹。

  然而,明暗对比后,感觉我们面前更黑了,头顶的天空是灰色的。前方却越来越明亮。很快,拔仙台上那占据整个梁头的大院就全在一片鲜艳夺目的红云中,院子上方的天空则是万朵小小的红云开满,把黑蓝色的云团映上了红边边,羞得黑蓝色的云层转淡。北侧墙外则,霞光中一道柠檬色的光带从鲜红的云中射了出来,院子上方是成片粉红的云彩,美得令我停下脚步惊呼:太壮观啦!怎么可以这么漂亮哟!

  这是我第二次来看日出,第一次来得比今天早,走到这里时没有看到东方破后光芒跃上拔仙台,道观在还在夜色中。

  因此,清晨中的拔仙台道观在如此壮丽的景色中,我是第一次看到。真是如圣地一般,壮观到震撼人心。而那道金色的光带告诉我们日出快了。我开始小跑着奔向拔仙台道观遗址。这时候侧头看到南边下方山坡旁全是灰白色天空,感觉我们走在天边一样。仔细一看,原来二爷海与三爷海方向,那面盆地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云海,也许也是夜宿于此。此刻云海之壮观,放眼望去坡下的山水已全在云海里了,云海又与天际相连。可我们没时间在此候着等天亮时看它成为洁白的牛奶海。

  当我快要接近拔仙台道院门口时,从破败的院墙大门中看到紫红的天空就在院内,里面弥漫着紫色,喜气洋洋中透着神秘。心想这就是紫气东来!我欢喜地抬级而上,站在院墙大门的“门坎”上,兴奋地张开双臂,来表达我置身于此时内心的喜悦。同伴为我留下了这难忘的时刻,照片中的我与满院的紫气在一起了,真是梦幻一般。

  

  走进院内,先从去年没见过的一座石头垒起房子旁过去,再七拐八远的从残垣断壁间穿过,来到了“拔仙台”卧碑前。看到院中空无他人,平日可是排队拍照。我叫同伴来与“拔仙台”拍一张纪念。正在这时一位大步向前的男子唤道:赶快先去看日出。

  闻其言,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傻透顶了。大家都去看日出了,所以这里没人。

  我和同伴赶紧向上跑,再拐几堵断墙,看到最后的这座房子的三面断墙上都站满了如剪影一样的人,全是面向东方,看上去竟然有电影效果。大家的姿势表明,太阳还没有露出来。

  我赶紧跑过去。看到拔仙绝顶最东端的悬崖边,断墙外小小的平台上挤得水泄不通了,那都是比我们先到的守候者。我挤上了拔仙台上观日出的最高位置,加入了墙上站队。

  嘿,我来的正好啊!居高远望,看到了东方已是金色池塘!金红池塘是从青白色的云海中浮起来的。这不是日出东海,而是云海中托起。云海和那金色的云带层次分明。

  在金红与金黄汇成的金色池塘里面,先是露出个头边边,而后越来越大,桔黄的颜色有了层次,最里面是耀眼的金黄,中间一层黄色稍浓,外面一层则是鲜红鲜红的半圆弧,在云海中托起着越来越亮,越来越大的那团光亮。

  这时候金色池塘鲜艳得如沸腾一样的耀眼,飞溅到池塘上方墨蓝色的云团中,迅速化墨为蓝。溅到白云上,云朵变红变亮黄了。于是,天空上开满了彩色的云朵,照得云海也洁白闪亮了。目及所至,云海与东方鲜红的太阳相连,群峰不在。那静静的云海,让我们觉得可以踏海而至日出的地方。

  正在这时,原本沉寂的云海动了起来。就在大家惊呼云海与池塘的壮观时,太阳冲出金色池塘,跃上云海,那鲜红鲜艳的半圆弧,刹那间成了圆环,套在金色太阳的外围,初升的太阳如蛋黄一样,在一圈鲜红的圆环内,漂亮得让所有人惊叹其壮观。拔仙台上全是喜悦的笑脸,大家的拍照声与赞美欢呼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激动地让队友帮我拍摄、初升的太阳在我手指比出的“心中”,以此表达我心中的感动。

  如此壮丽的日出让大家惊叹不已。其中一位说:“感觉太阳是在佛光里面一样。”还有人说:我看了很多次日出,这样的还是第一次看到。

  我想那应是最最漂亮的日晕吧。

  今天有云海和日出位置云层很厚的原因,日出时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如箭的光芒刺得眼都睁不开。现在太阳像是在金色池塘里沐浴,也把遮挡的云层照成了多样的鲜红,而太阳的那团金黄却是最亮的。照射向天空的光芒,把天空染成了多彩的云朵:泛着金光的灰色,绯红,紫红,桔红,火红,还有罕见的柠檬黄,深黄和蔚蓝等等,蓝天上绚烂多彩,光彩夺目。

  日出把云海全部照亮了。从金色池塘里溅出的光芒,把拔仙台下洁白壮观的“牛奶”海也抹上了轻红,使得天边的云海有了与天空一样多彩。正在这时,应是刚才南边二爷海的.云海飞快地赶来了,恰好停在太阳的一边。下面的云海动了起来。瞬间,牛奶海白得有了层次,呈现出不同的白。云烟也缭绕开了。群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隐隐约约,如梦如幻,恰似天台瑶池琼楼,与一旁的金色池塘和多彩的天空组成了真正的仙境。

  在太白山最高峰的拔仙台上,我们身在其中,共享人间仙境,幸福得笑了又笑。

  正如一切美好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瞬间的美。许是太阳与我们一样躲在云后面看风景。日出后,太阳如在红色的百叶窗内一样,成了花太阳。很快云海也回到了蓝天上化成了深蓝色的云,满天都是,太阳很快也若隐若现了。只有太阳所处的那条金黄色带子始终都在,云层之间愈发耀眼。

  在等候与拔仙台标致石碑合影时,看到在墨蓝色云团后面的太阳,光芒照得上空灰白色的云彩发亮了。拔仙台悬崖下的群峰在薄雾中清晰起来了。新的一天来了,大家都笑容灿烂地离开了。

  六点过了,我也要离开了。

  

  从道观院子返回时,看清楚了刚才进院时看到那垒起的房子内供奉着神相。门口写着“进殿跪拜留下香火钱。”我因没有钱币,就没有进去。

  重回到山顶大梁上,这里是太阳还照不到的清晨。要到八点半后才能看到太阳。

  回眸拔仙台道观方向,看到最清澈的蓝天上,层层叠叠,立体通透地开满了洁白发亮的云朵,呈铺天盖地之势布满天空。蓝天成了点缀,从云缝间透了出来。白云是从远方拔仙台最头的崖边,越过最高的道观断墙,斜拉到我们头顶的上方,这时的天空太漂亮啦。我想一定是太阳在这一刻冲出了云层,照亮了天空。感觉是为我们送行一样。

  我看着蓝天白云拉起的花顶棚,激动得像孩子一样地笑着,幸福的潮水从心底涌了起来,喜悦得有点要流泪了。

  这时候拔仙台大梁也清晰了,看到了梁上的紫杜鹃开了,把拔仙台山顶开成了花梁。在如此差的环境下,花儿开的这般鲜艳。我心怀敬意地为开在太白山海拔最高的紫杜鹃花拍照。这里的紫杜鹃大多是贴着山坡长成藤条,高不过十厘米,却是拔仙绝顶上最高的树。尤其看到一些贴在背风的石头上,整棵树枝成片状,努力地向上生长,花朵又都是更艳更漂亮紫杜鹃树后我都会很激动。适者生存,为开成一棵最美花树的紫杜鹃而感动。同时对我也有所启迪,努力向上,不负今生。

  原计划这次不穿越,从拔仙台下到玉皇池再回返。可当走到通向二爷海下去的近路时,我决定今年不去那边了。于是,站在山顶向南方山坡下远眺,我看到了二爷海和三爷海明亮如镜。并且紫杜鹃花顺坡开到了两个天池边,如两面镶着花边的镜子一样。真是太漂亮了!我趴在梁上,把一坡鲜花与两池湖水放在了一起。

  正在我欢喜的拍摄时,突然洁白的云海从前方向二爷海涌来,很快云海的头部飘出几缕,反复的亲吻着二爷海,又像是云海是从二爷海的天池中升起来的一样,来来去去三五次后,将二爷海藏在了云海中,眨眼间又淹没了三爷海,山下成了洁白的云海。近在咫尺的云海中,丝丝缕缕缭绕的云雾,在云海之上缥缈。紧接着云海从山坡下快速向上涨,涌了上来,顷刻淹没了拔仙台大梁,又飞向了天空。蓝天白云不见了。浓雾弥漫,拔仙台大梁上天地混沌。

  从我要拍二爷海与三爷海在同框,到我身处云间,也就短短的三分钟不到,我看到了梦幻般的景象。这一切都是不早不晚,正好我到。

  那么,今天在拔仙台上罕见的云海伴日出的美妙时刻,与日出时天空上七彩的祥云,还有云海亲吻二爷海的珍贵场景,都是我人生最美好的遇到。真是觉得万分幸运。

  因而,这一次我没有像过去来时那样,在离开拔仙台时对来年是否再来不确定,而是一定会再来。太白山可遇不可求的万千风景让我欲罢不能。视觉的饕餮盛宴令我回味无穷,神之向往。我若不来,怎能看到今日云海拱日的奇妙。

  当我下到梁上中途遇到几位学生,他们认出了我。问我“现在天气变了,还很冷,啥也看不到,是不是无需走到拔仙台最头边了?”

  我给他们说一定要继续向前走到最头。现在不是变阴了,而是我们在云层里。在下面的大爷海营地,看我们这里是蓝天白云。你们一定要到那里,去看看有什么奇妙的风景在等着。

  学生脸上的表情是将信将疑的。后来,在下山的途中他们追上我后欢喜的说:真的呀,我们走到道观里后,天空上蓝天白云。在观日出的地方,太阳光芒万丈,日照金山。太美了!

  哈哈。我当然是信的了。有三次我是八点到的拔仙台上观日出的位置,太阳的万丈光芒,让照片中的我身披七彩霞光。

  这就是脚步没到的地方,永远都不知道有什么风景在等待着我们。

  我一路喜悦地回到大爷海营地。离开之前一定要去和大爷海合个影。

  清晨的大爷海比傍晚来时显得更清亮。我站在池边,心里很欢喜也很满足。几只净水童子们在池边嬉戏。湖水洁静,鸟儿闲得自乐。真是美妙祥和的早晨。

  在净水鸟儿们的欢快声中,我看看湖水中的自己,笑着向一池圣水告别了。

【太白-高中抒情散文实用1份】相关文章: